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
【摘要】: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间转移支付作为其配套措施正式建立。转移支付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政府期望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的社会公众都能够享受到相同水平的产品和服务。而地方政府财力大小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条件。本文通过研究地方政府接受转移支付前后财力的变化来研判政府间转移支付横向均等化的效果。首先对我国1994-2014年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和结构变化进行描述,再利用变异系数法,对1997-2012年我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财力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分析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区域间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的大小,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对2008-2012年我国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区域间财力差异上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转移支付体系上看,现阶段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结构不规范,税收返还作为维护地方政府既得利益的形式依然存在,专项转移支付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事权的不清晰,财力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从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上看,转移支付对我国地区间横向财力的差异化起到了一定的均衡作用,对东中西区域的均衡化程度各不相同,但地区间的差异性未被完全打破。因此应当从转移支付体系和地区分配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以提升转移支付横向财力均等化水平,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艳;;政府间转移支付: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10期
2 张婷;;转型时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完善与创新——以山西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为切入口[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12期
3 张立新,,施铭志;对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探索与思考[J];预算会计;1995年10期
4 钟恒;对我国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阶段性特征的若干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1996年03期
5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实践经验[J];中国审计;2001年10期
6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实践经验[J];中国审计;2001年11期
7 韦耀莹;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8 李兰英;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几点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李齐云;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07期
10 李兰英;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财会月刊;2004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成;;财政分权下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优化路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毛捷;怎样缓解县级财力不均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达;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洪洁;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均衡的博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鸣鸣;政府间转移支付与财政均等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董静;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有效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啸;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须小萍;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5 侯艳;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刘碧田;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贾飞;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8 赵修芳;政府间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D];辽宁大学;2012年
10 胡溢文;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09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0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