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财政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08:16

  本文关键词: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财政支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采煤沉陷区 生态修复 财政支持 层次分析


【摘要】:淮南市是我国14个亿吨煤基地之一,其煤炭开采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如采煤区域部分塌陷。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淮南市采煤塌陷面积约为245平方公里,是全市总面积的9.4%。并且,当前淮南仍以每年约20平方公里的速度沉陷,预计最终沉陷面积将达到约7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7%。沉陷区范围的日益扩大、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得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需求迫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淮南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也积极践履。作为采煤沉陷区治理重中之重的生态修复,必然要被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问题,以财政支持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并以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这将不仅有利于优化淮南市用于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提高相应治理的效率和水平:还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当地的产业经济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为其他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本文具体分析如下:首先介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概念;并交代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内容,具体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植被及大气四个方面;指出财政支持的内涵及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包括市场失灵及功能财政。其次,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各类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和采煤沉陷面积扩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需要财政支持的必要性。然后,具体分析财政支持淮南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状从淮南市沉治办关于采煤沉陷区财政支出状况、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财政支持的整体及具体分析等角度予以说明,根据现状得出具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生态修复投入资金不足且资金来源偏窄。(二)用于生态修复的补贴支出不稳定。(三)相关项目投资结构和规模需转型。(四)煤炭资源税改革仍需规范。再次,针对淮南市财政支持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中的影响系数为0.4554,项目投资的影响系数为0.4253,税制改革的影响系数为0.1193。因此发挥财政支持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作用时,尤其要规范财政补贴和项目投资,同时不能忽视税制改革的作用。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出,建立效率评估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完善管理及监督机制等对策建议,并就相关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4;F812.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贵晨;国务院对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提出要求[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7期

2 赵欣;对南票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明立;胡炳南;赵有星;;采煤沉陷区工程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4 谭勇强;;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棚户区改造中沉陷土地的利用[J];煤矿开采;2008年02期

5 袁静宜;韩科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J];煤矿开采;2008年04期

6 贾善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7 韩科明;李凤明;;采煤沉陷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J];煤炭学报;2009年12期

8 杨占军;李焕忠;;抚顺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初步设想[J];露天采矿技术;2009年06期

9 江崇国;;探索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综合治理利用模式[J];四川建筑;2010年05期

10 赵琰;;因势利导治理采煤沉陷区——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经验[J];发展;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刚;;对淮南采煤沉陷区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梅;王振龙;陈迎春;刘素梅;;浅议淮北采煤沉陷区湿地开发利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利生;姜升;刘陵;;采煤沉陷区建筑用地复垦工程施工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明立;张华兴;;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计算分析[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明立;;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6 刘学成;韩书才;;靖远矿区采煤沉陷区复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7 刘明;姜志刚;刘金辉;王华国;张峰;魏跃东;杨丽娜;;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与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贾俊姝;周心澄;高国雄;马海宽;;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异质性分析——以山西东大煤矿为例[A];GPS在水利行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渠俊峰;张绍良;李钢;;基于采煤沉陷区复垦的水资源蓄控规划[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贾林刚;;采煤沉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飞 王海坤;治理“采煤沉陷区”须彻底逆转“恶性循环”[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 孙永杰;国家省市专家聚集抚顺共商采煤沉陷区整治大计[N];抚顺日报;2006年

3 辛义生;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超额完成[N];山西日报;2007年

4 杨秀勇;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全面实施[N];六盘水日报;2008年

5 ;综合治理地方煤矿采煤沉陷区[N];山西政协报;2008年

6 时明霞;惠农采煤沉陷区将改造为地质生态园[N];宁夏日报;2008年

7 贺韬;年底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N];陕西日报;2008年

8 李响邋张美玲 于波;阜新支队荣获“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先进集体”[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年

9 本报记者;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 实施市矿统筹城乡统筹[N];淮南日报;2008年

10 张丽莉;胡冬梅深入采煤沉陷区调研[N];长白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淼;采煤沉陷区生态演替规律及菌根修复作用与后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越平;宁夏石嘴山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许冬;济宁采煤沉陷区水土资源时空演变及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何家林;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财政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张烨;山西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芸;采煤沉陷区住房保障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宋晓;鹤壁八矿采煤沉陷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复垦方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贺明辉;PAM对土壤物理特性及植物光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佳;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金明;淮河中游采煤沉陷区防洪除涝作用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高芳芳;采煤沉陷区景观生态再造技术探析[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0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10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