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能力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18-01-20 09:55

  本文关键词: 财政能力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支出需求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1994年分税制的推行虽然促进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但是,由于各地区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的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包括省际、市际、县际等)财政能力的强弱差异。因此要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建设,解决区域财政能力不均衡现象,就需要探求财政能力的真正内涵和影响因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虽然不高,但人口整体数额较大。四川省共拥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幅员面积广、总人口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但是这些地区的财政能力弱,自给能力不足。2012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为2237.53元,远低于全国值8659.53元和全省值2998.03元,而2012年的人均财政支出为10212.20元,收入只覆盖了支出的21.91%。因此,加强财政能力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不仅对四川,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地方财政能力定义为: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满足支出需求的能力。可见财政能力不仅体现政府单一的财政收入行为,更要考察财政支出的情况。而地方政府支出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地方政府为获取资金的财政收入能力和满足公共需求的财政支出能力是财政能力的两个核心,本文对财政能力的研究需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体现。 本文将地方财政收入分为小、中、大三类口径,不同口径的财政收入有所不同。小口径地方财政收入仅指本级财政收入,包括地方税收收入总额加一些非税收入(罚没款、国有事业单位的有偿服务收费、行政性收费、土地出让金等);中口径的地方财政收入是本级财政收入上加上纵向转移支付;大口径的地方财政收入则是小、中口径收入与横向转移支付、地方债之和。我们用RS、RM、RL、V、C、L分别表示小、中、大口径财政收入、纵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和地方债,三个指标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RS=f(TB,TR) RM=f(TB,TR)+V RL=f(TB,TR)+V+C+L 三种口径的指标中,大口径和中口径的财政收入更多地受到中央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影响,小口径的财政收入则表现地方政府满足本级支出而独立筹集收入的能力。对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转移支付和资助来保障民生和支撑经济,另一方面,脱离“依赖”式的财政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前。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才是财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未特指,文章中的财政收入均为小口径的财政收入(Rs)。 实证分析过程为: 第一是财政收入能力的实证分析:本文使用小口径的财政收入(Rs)即本级收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能力的评价指标。借鉴Bahl对预期财政收入的模型,运用多元回归(OLS)分析的方法计算出理论财政收入的值。我们用Rs表示实际财政收入,Rs表示计算出的理论财政收入。当Rs/RS 1,即财政努力度1时,地方政府对税基的利用率高,对社会资源的汲取能力较强,反之亦然。 第二是财政支出能力的实证分析:本文使用财政支出作为地方财政支出能力的评价指标,用一般预算支出来体现。通过RES(代表性支出体系)方法计算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支出需求,这里的支出需求是指辖区内的居民对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比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我们用E表示实际的财政支出,用E’表示计算出的支出需求。当E-E’0时,财政支出能力不足,即实际的财政支出未能满足辖区内居民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求,反之亦然。 第三是财政收支比较:将财政收支作差,得出财政缺口,即财政努力的方向。我们用M表示财政努力的方向,用公式表达为: M=R-E 财政能力要表现地方政府对当地需求的满足,除了满足现有的财政支出,还应该考虑到居民的支出需求,财政努力的方向应是实际财政收入与支出需求的缺口。用M’表示相对于支出需求的财政缺口,再将M’分解,我们可以明确财政努力的方向,用公式表达为: M'=R-E'=(R-E)+(E-E')=M+(E-E') 2009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M值为5268.27元,M’为7212.74元。意义为2009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的人均财政收入需要增加5268.27元(R-E),才能负担其当前实际的财政支出。但是实际的财政支出不能满足当地的公共支出需求,人均财政收入还需要增加1944.47元(E-E’)。 当财政收不抵支,即M0时,地方政府必须弥补财政缺口,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方向为: 加大收税—→加大收费—→争取上级的纵向转移支付—→争取横向转移支付和发行地方债务 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薄弱,税源贫乏,即使加大税费征收仍不能弥补收支缺口,地方政府只能争取转移支付和其他补助来维持自身的支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财政自给能力不足,但地方政府对税基的利用度较高。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很弱,财政收入绝对值低,2009年财政收入仅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6.65%,但计算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努力度为1.06,这说明地方政府主观上对财政收入的筹集能力较强,所以经济发展落后和自然环境恶劣才是制约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财政支出能力不足。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支出数额庞大,但仍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支出需求,2009年的人均支出需求为8264.93元,人均实际财政支出6320.46元,仅满足了76.47%,说明财政支出能力低。 第三、转移支付不足。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和地方债务来负担。但上级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和其他资助仍然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2009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的各项资助和地方债务收入为347.95亿元,占收入总额的80%,但分析结果表明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资助仍然不足,人均还应该增加1944.47元,共计应该增加122.96亿元。 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这三个问题,文章从提高财政自给能力、界定事权财权、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进预算管理五个维度出发,提出提高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能力的政策建议。第一是提高财政自给能力,提高政府的税收征管水平,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增加税收收入才是提高财政自给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经济发展的契机,发挥其资源优势,努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从水电矿业、旅游业为开拓点扶持民族特色的支柱产业,使四川少数民族州县尽快走出依赖型的财政模式;第二是合理界定地方事权财权;第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能力,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符合当地的需求情况,做到整体运作和资源的科学配置,增加民生支出,节约行政成本;第四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科学界定专项转移支付标准,加大一般转移支付力度,发展横向转移支付;第五是改进预算管理体制,完善支出标准系统,规范收入管理,加强执行管理力度,量化行政考核指标。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创新主要体现在提供了地方财政能力核算的新方法:通过核算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理论收入和公共需求,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解释财政能力的强弱,然后计算出财政缺口,为财政能力建设的方向提供数据依据;另一个创新在于研究对象:在之前的文献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能力的研究较少,并且多以省级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还有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的云南省。四川省三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地市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其财政能力状况还未有文献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2 杨林;袁晓燕;;基于因子分析的滕州市财政能力状况调查[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3期

3 牛向阳;倪前月;;基于西部地区财政能力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辛波;;从有效政府的角度看我国对税收负担率的合理选择[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5 李文星,蒋瑛;WTO框架下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NPM途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纪宣明,张亚阳,梁新潮;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估若干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贾智莲;;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解析:基于财政维度的逻辑顺序[J];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8 何景明,李辉霞,何毓成,李立华;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J];山地学报;2003年04期

9 胡德仁;刘亮;;中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横向均等化效应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10 吴湘玲;邓晓婴;;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非均衡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筱风;西藏财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4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44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