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本文选题:经济发展 切入点:全国排名 出处:《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近年来,广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3年,广西GDP达14 378亿元,全国排名第18位,西部第4位;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69.33亿元,收入规模在全国排第26位,在西部第8位,个人所得税规模与经济规模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反差较大。为此,有必要对广西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开展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广西个人所得税收入规模的各项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uangxi's national economy has continued to develop steadily, it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has obviously improved, various social undertakings have mad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the income level of residents has continued to rise. In 2013, Guangxi's GDP reached one trillion four hundred and thirty-seven billion eight hundred million yuan, ranking 18th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fourth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incom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reached six billion nin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million yuan, the income scale ranks 26th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eighth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scal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is in contrast with the economic scale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estern region.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speci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ome scale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xi,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come scale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in Guangxi,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分类号】:F81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滨健;徐桂荣;;哈尔滨百年经济发展脉络及定位[J];学理论;2000年05期
2 史文清;;解决主要矛盾 加快经济发展[J];学理论;2000年06期
3 戴武堂;;澳门经济发展的八种趋势[J];新经济;2000年06期
4 任巍;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J];财金贸易;2000年06期
5 王云平;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当代财经;2000年08期
6 董瑞华;新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党政论坛;2000年10期
7 郑学益;福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12期
8 卜新民;广东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因素分析[J];南方金融;2000年03期
9 吴兆契;非洲经济发展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9期
10 ;第五届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将在京举行[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论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贾保华;;战前日本经济发展的回顾[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3 张勇;;入世对大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翟庆昌;李颖;李有为;杨雨;张宁;;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5 范少明;袁肖;王鸿志;郝占永;;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6 李文涛;王本奎;单成繁;姚东辉;;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7 于庆华;柳南;宋阳;;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8 王志华;翁一飞;封丹华;朱莎;;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9 蒋润民;欧坚;;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10 孔火团;姚迎霞;;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 焱 刘菊花;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N];中国工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郭大鹏;中国首次针对全球经济发展发表宣言[N];财经时报;2003年
3 黎石秋;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N];中国矿业报;2003年
4 张格民;落实十六大精神 实现达州经济发展新跨越[N];光明日报;2003年
5 吕先声;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因素[N];工人日报;2003年
6 副教授 董国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N];解放军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曹海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跨越[N];经济日报;2003年
8 记者 赵乃政 本报评论员;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召开[N];吉林日报;2005年
9 岳秀银;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N];济宁日报;2005年
10 王晓欣;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恒毅;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5 周建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7 吴丽燕;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9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周为民;中国经济发展史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燕;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碧山;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清俊;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男;非正式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t,
本文编号:1563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56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