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5:23

  本文选题:政府间转移支付 切入点:系统广义矩估计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1996-2010年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分两类地区说明了地区分异情况,也对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了比较。模型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总体上是相同的;在全国总体层次上,1996-2012年间,政府间转移支付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两种估计结果均显示,政府间转移支付能够显著性地带来接近0.03%的经济增长速度,且政府间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地区分异来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的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得到的估计效应更大。此外,两种估计结果均显示,政府间转移支付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都抑制了区域间的经济收敛。
[Abstract]: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whether the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provincial level from 1996 to 2010, and explains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two kinds of regions. This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effects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provincial regions are generally the same; at the national level, from 1996 to 2012,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promotes the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and both estimates show that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can significantly bring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nearly 0.03%. The effect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on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From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the generalized moment estimation method of two-step system, which controls the endogenous problem, is more effective. Both estimate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pay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China is the same and both restra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结构调整与收敛性变化研究”(10YJA790015)
【分类号】:F812.45;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黄解宇,常云昆;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3 江新昶;;转移支付、地区发展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07年06期

4 刘凤伟;;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以甘肃为例[J];财贸研究;2007年04期

5 刚猛,张得让;我国政府购买支出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动态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3年11期

6 郭杰;积极财政政策、适度的政府财政支出与内生经济增长[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6期

7 彭涛;周洁;李荣;;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8年15期

8 费广胜;;财政转移支付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基于安徽省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恒龙;秦鹏亮;;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省际经济收敛[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10 张恒龙;陈宪;;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努力与财政均等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劲松;;基于Topsis法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地区差异评价——来自31个省市农村地区的实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卢君生;万良杰;;IPO融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3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潘瑞姣;王赛德;;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支出[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5 胡德仁;蔡建军;刘亮;;既得利益、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喻晓东;王虹;;论促进公平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吴丽;;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经济学讨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8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伍文中;;从对口支援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趋势[J];财经论丛;2012年01期

10 李宇;刘穷志;;收入不平等与最优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再分配系统[J];财经论丛;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阳敏;;转移支付的性质——制度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吴宇川;;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人力资本门槛与教育经费投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子英;;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转移支付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4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朱艳鑫;王铮;薛俊波;李兵;;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转移支付影响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8 陈华;展凯;邹琪慧;;寿险保单退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动态GMM模型的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9 曾红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及转移支付效果评价[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10 何青;方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真的有影响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6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谢利人;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发展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王威;东亚经济收敛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蕾;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许雪剑;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峰;空间计量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6 武梁安;市场规模与地区经济差距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李苗清;中国财政资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实施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尹四珠;陕西省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宁;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田苗苗;中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明喜;;转移支付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赵阳;财政转移支付中因素法的运用[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6期

4 黄解宇,常云昆;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5 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6 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J];财贸经济;2005年01期

7 曾垎,李建泰;实行因素法 完善我国的体制性补助制度[J];财税与会计;1996年02期

8 刚猛,张得让;我国政府购买支出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动态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3年11期

9 孙开;论政府间转移支付中的因素法问题[J];财政研究;1996年03期

10 姜承昊;中国省际财政平衡和区域差距研究[J];当代财经;199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波;;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的实证检验[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7期

2 李丹;;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国定扶贫县财政收入行为研究——基于592个国定扶贫县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张晖;唐沿源;;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VAR模型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子英;张军;;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洪洁;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均衡的博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鸣鸣;政府间转移支付与财政均等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董静;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有效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江清敏;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4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644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