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方向、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政策非对称冲击
本文选题:技术进步方向 + 要素收入分配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前沿研究更多从短期非技术因素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占比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忽视技术进步方向转变将长期影响收入分配并导致社会不平等。通过构建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的内生化模型,从技术进步方向视角考察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过程。模型显示,技术进步方向决定要素收入份额,特定的技术进步方向可以保证资本积累最优同时实现稳态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及不平等水平,但不同技术进步方向引发的社会收入分配后果迥异。若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即资本和劳动互补时,中性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均能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但中性技术进步有利于永久收入增长并减少收入不平等,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作用方向不确定,反之则反是。然而,税收政策却可以转变技术进步方向使收入积累和要素收入分配朝预期目标方向发展。其中向资本或劳动所得何者征税,其效果差异显著。
[Abstract]:The frontier studies examine factors' income shar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ort-term non-technical factors. Ignoring the chang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irection will a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lead to social inequality in the long run.By constructing an endogenous mod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change process of factor income distribution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etermines the share of factor income, and the specific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an ensure the optimal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realize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inequality level of steady-stat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But the social income distribution consequence caused by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irection is very different.If the elasticity of capital and labor substitution is less than 1, that is, capital and labor complement each other, both neutral and capital-enhanc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an increase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 but neut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permanent income and the reduc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The direction of capital enhancement technology progress is uncertain, otherwise it is.However, tax policy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o that income accumulation and factor income distribution develop towards the desired goal.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taxing capital or labor incom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L03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790012)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 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项目(2012FRLX16)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研究中心“数量经济学领域创新性项目”(JLUCQE14015)
【分类号】:F124.3;F81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林辉;董直庆;刘宇清;;劳动收入份额与技术进步偏向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王弟海;龚六堂;;新古典模型中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2 陈雨田;吕巍;;制度化,关系建设及角色绩效——一个关系治理的复合模式及基于亚太地区工业品营销渠道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3 唐东波;;全球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4 王林辉;袁礼;;要素丰裕度、技术进步偏向性与中国农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结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刘志恒;王林辉;;相对增进型技术进步和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来自产业层面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5年02期
6 董志勇;;收入差距、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J];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7 王弟海;龚六堂;;持续性不平等的原因及其动态演化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8 徐坡岭;冯丕杰;;中国要素收入份额变动的技术进步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王弟海;龚六堂;;持续性不平等的动态演化和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6期
10 余靖雯;龚六堂;;公共教育、经济增长和不平等[J];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弟海;龚六堂;;持续性不平等的原因及其动态演化综述[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扬;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3 周竺竺;异质性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我国遗产税相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薛营;美国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唐兆希;基于能源约束与内生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陈国汉;个人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动态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子一;中国现阶段地区间收入分配持续不平等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赵U,
本文编号:1747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74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