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传统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与启示——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4 09:08

  本文选题:传统社会 + 黄宗羲定律 ; 参考:《财政研究》2015年09期


【摘要】:著名的"黄宗羲"定律揭示了一种周期性现象,即"杂税丛生——并税改革——杂税丛生"的历史循环。认为中央从轻薄徭役的角度出发,推行并税式改革,结果却造成了农民负担积重难返的弊害。本文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提出"黄宗羲"定律实际上反映了央地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中央出于收入最大化的需要,有意识地收缩或扩大非正式财政的规模。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方式。这种调整方式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我们应从历史教训中得到启示。
[Abstract]:The famous "Huang Zongxi's law" reveals a kind of periodic phenomenon, that is, the historical cycle of "miscellaneous taxes are numerous-and tax reform-miscellaneous taxes are numerou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ght corvee, carries out the reform of co-taxation, but the result is that th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peasants' burden is not easy to solve. Based on a dynamic game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Huang Zongxi's law actually reflects the adjustment of financial relation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sciously shrinks or expands the scale of informal finance for the purpose of maximizing income. This is a unique Chinese way of adjusting the finan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This way of adjustment still exists and has great negative effect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lessons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分类号】:F8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J];开放时代;2014年04期

2 何平;清代不完全财政制度下的赋税负担与税收失控[J];税务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明;;清代奏销制度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杨斌,邱慈孙;欠发达地区理财治税策略论[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3 林雪霏;;扶贫场域内科层组织的制度弹性——基于广西L县扶贫实践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1期

4 侯新烁;张宗益;;中国增长实现逻辑——基于区域经济结构转变视角解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陈钢华;保继刚;;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发展历程与动力机制——以三亚市为例[J];旅游论坛;2014年01期

6 狄金华;;单向度的法治——河镇法律下乡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7 田华文;魏淑艳;;中国政策网络适用性考量——基于怒江水电开发项目的案例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韩艺;;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原因分析、治理困境及路径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9 刘华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例析与建构——从碎片化到整体性治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倪星;原超;;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是如何走向“常规化”的?——基于S市市监局“清无”专项行动的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慈孙;欠发达地区税费改革及理财治税策略论[D];厦门大学;2001年

2 王元芳;中国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苏常禄;官员激励、政府治理与权力监督[D];南开大学;2013年

4 赵亮亮;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挑战和国外经验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3年

5 白艳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及其影响分析[D];南开大学;2013年

6 宋洁;县级政府能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刘晨晖;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张日旭;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张为杰;中国政府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导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孔卫拿;中国式分权的代价[D];厦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帆;清代河南省简明赋役全书结构分析与历史赋税数据库设计[D];河南大学;2007年

2 石亚凤;中国早期艺术中的马[D];苏州大学;2012年

3 高玉;中国税收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1998-2010[D];复旦大学;2012年

4 李月声;清代中前期云南赋役制度变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2年

5 郝明洋;网络民意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东华大学;2014年

6 张强;国家介入与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型[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袁顺召;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伟伟;中国文治统一政府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9 佟沛育;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能力建设[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10 刘健;中国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的原因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开放时代;2011年01期

2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11年10期

3 陈锋;清代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J];历史研究;1997年05期

4 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年03期

5 周雪光;;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J];开放时代;2012年09期

7 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连成;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2002年10期

2 童伟;俄罗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3 本刊评论员;;正确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J];中国财政;2004年03期

4 陈俞闽;;中美政府间财政关系中支出问题的比较[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5 吕炜;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支出问题(上)——历史、数据与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1期

6 ;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几点思考[J];金融博览;2006年11期

7 钟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最新力作——《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正式出版[J];中国资产评估;2013年09期

8 马明;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0年03期

9 赵晓宏;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年08期

10 吕炜;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支出问题(下)——历史、数据与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光;;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框架思考[A];构建中国公共预算法律框架[C];2008年

2 唐皇凤;;分税制:转型中国地方治理结构变动的制度诱因[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 熊伟;地方发债模式与政府间财政关系[N];东方早报;2013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政府间财政关系该如何调整[N];东方早报;2013年

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泽彩;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需要跨“五道坎”[N];中国财经报;2013年

4 刘开普;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十大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琼;关注政府间财政关系[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记者 水草;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国际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陈工;政府间财政关系如何理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陈黛;转移支付法欲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财经评论员 崔宇;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关键一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胡家源;财政部考虑“微调”中央、地方分担比例及政府间财政关系[N];中国经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恒龙;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杨述明;论政府间财政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3 田发;重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4 江庆;中国多级政府间财政不均衡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卫秋;分税制下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湘衡;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钟平;市、区政府间财政关系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瑜婷;博弈论视角下规范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财政体制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朱绍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陈绍飞;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2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842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