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基于贵州县级数据的双重差分估计
本文选题:“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 县级财政教育投入 ; 参考:《教育与经济》2017年03期
【摘要】:西部地区由于省情复杂,一直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点。本文基于贵州省2006-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该省2009年和2013年两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财政教育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案例省份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县级财政教育投入水平,这与试点县对上级转移支付高度依赖,以及改革限制了地级市对上级对县转移支付的截留等因素密切相关。与第一次改革相比,案例省份第二次改革对新增试点县的财政教育投入的正向影响较为微弱。比较两次改革内容和试点县的差异可以发现,第二次改革取消了市对县民生项目财政支出的配套责任,可能对新增试点县财政教育投入造成短期负面影响。未来深化西部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要根据具体市县财政状况因地制宜地设计省内改革方案,对民族自治州县要更为审慎,同时应继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的财政分担比例。
[Abstract]: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vince, the western region has been the difficulty of fiscal reform and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county panel data from 2006 to 2014 in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uses a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fiscal reform of "managing county directly in 2009 and 2013" on the input of county finance and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of the case province help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unty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gh dependence of the pilot county on the transfer payment of the superior, as well a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interception of the transfer payment by the higher level of the prefectural city.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eform, the second reform of the case province has a weak positive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investment of the newly added pilot counties. By comp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two reform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ilot countie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econd reform cancels the support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city on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of the county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s, and may have a short-term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input of the newly added pilot counties.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deepen the fiscal reform of "directly administered counties by provinc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e should design reform plans within the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specific cities and counties, and be more cautious about the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h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har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t the county level.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调适研究”(项目批准号:CFA110120)
【分类号】:F8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容邦;肩负起深化财政改革的时代使命[J];四川财政;2000年02期
2 李生;财政部官员提出财政改革五年到位[J];物资流通研究;2000年01期
3 曲昭仲;财政改革任重道远[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今年财政改革十大重点[J];当代审计;2000年02期
5 矫正中;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全省财政改革与实践[J];吉林财税;2000年09期
6 刘静;以入世为契机 深化地方财政改革[J];湖北财税;2001年22期
7 何健;推进乐山财政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财政;2001年09期
8 杨崇汇;努力开创四川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的新局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王宁;当代财政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J];财政研究;2001年01期
10 赵云旗;;直挂云帆济沧海——谈财政改革的“四性”[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A];“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香川正俊;阮书梅;;政权更替时期的地方分权与行政财政改革(上)[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3 何墨兰;;县级财政改革探路[A];“县级财政改革”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4 香川正俊;彭萍;;日本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改革及其现状——基于制定“关于地方公共团体财政健全化法律”和“三位一体”的改革回顾[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尚希;把财政改革放到公共治理的核心位置[N];南京日报;2012年
2 记者 夏祖军;日喀则财政改革亮点纷呈[N];中国财经报;2013年
3 周立群;财政改革要重视民主财政方向[N];学习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秦伟;“单赤字优势”近乎耗尽 期待马来西亚财政改革10月出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5 刘彦辉;信息化 为财政改革护航[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6 记者李建兴;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年
7 刘燕;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N];四川日报;2003年
8 记者 文志辉;“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改革试点启动[N];吐鲁番报(汉);2006年
9 何文高;努力实现财政改革发展新突破[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肖良平;共商财政改革发展大计[N];毕节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2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迎霜;我国财政改革困境的财政政治学浅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田艳青;北宋熙丰财政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龚洲伟;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杜启蒙;街道准财政改革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刘连志;广西“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朱少雅;松方财政改革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宋笑天;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城市群财政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吴淦;河南“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经济增长和财政自给率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9 席永刚;张居正财政改革对当前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东京;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06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