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政治身份与企业慈善捐赠——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0-12-30 02:02
  作为社会公益资金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与其所属地方政府的行政"劝募"密切相关。使用市级层面的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来度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则越可能向辖区内民营企业"劝募",辖区内民营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概率与金额越大。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更倾向于响应地方政府的"劝募",慈善捐赠的概率与金额越大,并且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政治身份层级相对较低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为了促使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回归社会责任本源,应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运用市场化规则来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文章来源】:当代财经. 2020年10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三)市场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
三、研究设计、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设计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实证结果分析
        1.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企业慈善捐赠
        2.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政治身份与企业慈善捐赠
        3. 市场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企业慈善捐赠
    (二)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 地方政府的行政“劝募”显著影响了辖区内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大,则辖区内民营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概率和金额越大。
        2. 企业家拥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并且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企业家政治身份层级相对较低的民营企业。
        3. 在制度环境不同的地区,民营企业在应对地方政府“劝募”时的表现并不一致。
    (二)政策建议
        1.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 运用市场化规则来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3.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参与力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私营企业主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因素分析[J]. 吕鹏.  社会学研究. 2013 (04)
[2]企业慈善捐赠的政企纽带效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张敏,马黎珺,张雯.  管理世界. 2013(07)
[3]“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J]. 高勇强,陈亚静,张云均.  管理世界. 2012(08)
[4]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J]. 山立威,甘犁,郑涛.  经济研究. 2008(11)



本文编号:294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94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