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10:17
自1992年我国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层面的发展,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养老事业滞后等社会问题。处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而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支持其发展壮大。税收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被广泛用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同时,也用来调节非营利组织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本文正是欲通过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来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本文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非营利组织自身适用的税收激励政策;二是研究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资金来源的企业和个人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公益性捐赠视角,本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激励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非营利组织享受税收优惠的相关理论,并且利用例证和均衡分析的方法演示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促进企业捐赠的实现过程。然后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管理的现状,从非营利组织自身和作为公益性捐赠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梳理了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分...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3-2017年我国社会组织数量
数据来源:《2017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 2003 年到 2017 年中国民政统计公报图 3-2 我国 2003-2017 年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率我国国内登记的社会组织通常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统计2003-2017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社会团体的数量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大体相当,分别从 14.1 万个和 12.4 万个增长到 35.5 万个和 40 万个。在 2015 年以前,社会团体数量略多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 2015 年以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开始超过社会团体,且数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而基金会的数量相对较少,从 2003 年的 954 个增长到 2017 年的6307 个。如图 3-3 所示:
数据来源:《2017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 2003 年到 2017 年中国民政统计公报图 3-2 我国 2003-2017 年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率我国国内登记的社会组织通常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统计2003-2017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社会团体的数量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大体相当,分别从 14.1 万个和 12.4 万个增长到 35.5 万个和 40 万个。在 2015 年以前,社会团体数量略多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 2015 年以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开始超过社会团体,且数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而基金会的数量相对较少,从 2003 年的 954 个增长到 2017 年的6307 个。如图 3-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新旧标准变化解析[J]. 陈仁,王骏. 财务与会计. 2018(14)
[2]慈善捐赠所得税扣除的制度思考[J]. 贺宏. 税务研究. 2018(03)
[3]国外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取向及我国优惠政策的完善[J]. 曲顺兰,王丛,崔红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5)
[4]税收支持慈善事业有关政策问题解析[J]. 马泽方. 注册税务师. 2016(09)
[5]营利性行为分类与民间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设计[J]. 张思强,朱学义,李欣. 税务与经济. 2016(03)
[6]中美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比较研究[J]. 汪昊,樊天勤. 税务研究. 2016(02)
[7]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调整[J]. 王茜. 税务研究. 2015(12)
[8]非营利组织的伦理特质及其功能[J]. 李淑英,韦飞. 哲学动态. 2015(06)
[9]论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法律正当性——以美国学说为借鉴对象[J]. 李政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10]从美国税收政策看税收激励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J]. 黄菁. 中国社会组织. 2014(05)
博士论文
[1]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 曹洪彬.厦门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效应研究[D]. 周秀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 贺雨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3]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 丁燕祥.山东大学 2017
[4]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认定管理问题研究[D]. 于婷婷.山东大学 2017
[5]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问题研究[D]. 袁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关于健全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探索[D]. 钱颖.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6920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3-2017年我国社会组织数量
数据来源:《2017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 2003 年到 2017 年中国民政统计公报图 3-2 我国 2003-2017 年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率我国国内登记的社会组织通常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统计2003-2017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社会团体的数量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大体相当,分别从 14.1 万个和 12.4 万个增长到 35.5 万个和 40 万个。在 2015 年以前,社会团体数量略多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 2015 年以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开始超过社会团体,且数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而基金会的数量相对较少,从 2003 年的 954 个增长到 2017 年的6307 个。如图 3-3 所示:
数据来源:《2017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 2003 年到 2017 年中国民政统计公报图 3-2 我国 2003-2017 年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率我国国内登记的社会组织通常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统计2003-2017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社会团体的数量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大体相当,分别从 14.1 万个和 12.4 万个增长到 35.5 万个和 40 万个。在 2015 年以前,社会团体数量略多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但是在 2015 年以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开始超过社会团体,且数量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而基金会的数量相对较少,从 2003 年的 954 个增长到 2017 年的6307 个。如图 3-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新旧标准变化解析[J]. 陈仁,王骏. 财务与会计. 2018(14)
[2]慈善捐赠所得税扣除的制度思考[J]. 贺宏. 税务研究. 2018(03)
[3]国外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取向及我国优惠政策的完善[J]. 曲顺兰,王丛,崔红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5)
[4]税收支持慈善事业有关政策问题解析[J]. 马泽方. 注册税务师. 2016(09)
[5]营利性行为分类与民间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制度设计[J]. 张思强,朱学义,李欣. 税务与经济. 2016(03)
[6]中美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比较研究[J]. 汪昊,樊天勤. 税务研究. 2016(02)
[7]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调整[J]. 王茜. 税务研究. 2015(12)
[8]非营利组织的伦理特质及其功能[J]. 李淑英,韦飞. 哲学动态. 2015(06)
[9]论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法律正当性——以美国学说为借鉴对象[J]. 李政辉.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02)
[10]从美国税收政策看税收激励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影响[J]. 黄菁. 中国社会组织. 2014(05)
博士论文
[1]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 曹洪彬.厦门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企业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效应研究[D]. 周秀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2]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 贺雨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3]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 丁燕祥.山东大学 2017
[4]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认定管理问题研究[D]. 于婷婷.山东大学 2017
[5]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实施问题研究[D]. 袁伟.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关于健全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探索[D]. 钱颖.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6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06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