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3:43
  自从农产品贸易被纳入WTO谈判议程以来,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就成为谈判的重要内容。自2005年5月起,我国对进口棉花实行双关税政策,即89.4万吨税率为1%的关税配额加一定数量的滑准税配额,对配额外棉花征收40%的固定关税。由于我国棉花长期供不应求,且进口数量往往超出配额量,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有学者指出关税配额和滑准税并非有效率的政策工具,应该彻底取消。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国家加大了对棉花生产者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补贴保障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二是棉花产业发展从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确立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在国内补贴背景下,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使棉花及相关产业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受益,从而增加国家整体经济福利,这对完善我国棉花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分别利用质性访谈法和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对我国棉花进口关税政策的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并对我囯棉花关税政策优化方向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双关税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我国棉花生产成本的上涨,因此不能很好的实现稳定国内棉花生产、保障棉农收益的既定目标;滑准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低...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


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及产量(2002~2018年)

棉农,棉花


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22织企业用棉需求的质量升级,我国于2018年6月和2019年4月分别增发80万吨滑准税配额(见表4.4)。4.2国内棉花生产双关税政策对棉花种植业的作用机理在于:一方面通过提高进口棉到岸价格来限制进口数量,以减少进口棉花对国产棉花的替代;另一方面滑准税后的进口棉到岸价格趋于稳定,有助于平抑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向棉农传递市场稳定的信号,以此稳定国内棉花生产。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以2018年为例,全国棉花播种面积335.23万公顷,占到我国耕地总面积的6.67%。我国拥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传统棉区,近年来受内地补贴金额较少、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生产重心向以新疆棉区为代表的西北内陆棉区转移。新疆棉区自身植棉优势明显且政策支持力度较大,棉花生产快速扩张。201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3737万亩,占全国植棉总面积的74.31%;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3.84%。图4.1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及产量(2002~2018年)图4.1显示了入世以来我国的棉花生产概况。入世初期棉花需求迅速增长,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稳步上升,从2002的481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592.6万公顷,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下降,2011年后全国植棉面积持续减少,到2017年仅余319.47万公顷,直至2018年才开始回升。图4.2棉农平均植棉收益(2002~2018年)

棉花,生产成本


中国棉花进口双关税政策效果评价与模拟研究23而从中国棉农的植棉收益来看,棉花生产平均利润较低且极不稳定。2010年以前全国平均植棉利润大起大落,波动剧烈。2011年起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开始转为负值,2015年后虽略有提升但仍棉农净利润仍为负值。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棉农的植棉收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6年开始,经过目标价格补贴后的新疆棉区植棉利润转为正值(见图4.2)。图4.3中美棉花平均单产比较(2002~2018年)图4.4中美籽棉生产成本比较(2002~2018年)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图4.3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棉花平均单产水平,这是由于美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棉花进口来源国。除少数年份外,我国棉花单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与美国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而比较中美两国棉花生产成本(如图4.4),2001年以来美国籽棉生产成本起伏不大,较为稳定,且2003年前中国棉花单位生产成本低于美国;2003年后,中国生产成本超过美国并呈现快速攀升之势,两国差距不断扩大,我国棉花生产明显丧失了成本优势。因此近年来中国植棉收益和利润较低且一直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综上所述,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棉花总产量和单产均居于世界前列,但棉花生产成本高,化肥等物料资本投入、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植棉利润空间被压缩,这直接导致了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双关税政策虽然能阻挡部分棉花进口,缓解低价进口棉对国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棉花进口安全问题再探究[J]. 王力,吴庆君.  价格月刊. 2019(07)
[2]滑准税增加对棉花进口贸易的影响[J]. 马艳艳.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05)
[3]中国棉花进口波动及成因分析[J]. 杨莲娜.  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 2016(05)
[4]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潜力分析[J]. 刘春香,朱丽媛.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5)
[5]我国棉花国内支持政策对世界棉花市场影响研究[J]. 刘志雄.  农业经济问题. 2014(08)
[6]中国棉花进口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常昕,韩若冰,胡继连.  世界农业. 2013(09)
[7]中国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 范欣欣,田懿行.  世界农业. 2013(05)
[8]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政策效应分析[J]. 钟昌元,吴王平.  农业经济. 2013(04)
[9]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 王晓轩,李海燕.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07)
[10]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 祝宏辉,岳会.  中国棉花. 2012(07)

博士论文
[1]我国玉米产业安全评价与GTAP模拟[D]. 金鑫.东北农业大学 2016
[2]中国棉花市场准入政策对涉棉产业的影响研究[D]. 王利荣.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动之影响分析[D]. 吴强.南京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玉娥.南京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3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323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