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职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职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居民间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贫富两极化趋势。因为贫富差距是市场机制本身失灵的领域,缓解贫富差距需要政府这双“有形的手”来实现。在一个法治文明的国家中,运用税收手段缩小贫富差距是其必然且有效的选择。基于我国当前的税收体系,我们来分析政府如何运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从税收收入方面来看,由个人直接缴纳的税种只有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通过采用超额累进税对纳税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个人参与缴纳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车船税、房产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契税等,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财产或某种行为进行调节。从税收支出方面来看,政府主要通过对某些特定的项目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照顾,来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个人所得税被作为调节收入分配最有效的工具。本文首先阐释了个人所得税如何参与到收入分配调节的这一过程,综合历年数据计算及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发挥的调节效果,发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能力存在弱化的事实;其次从课税范围、征税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标准、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纳税申报主体方面分析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及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具体分析美国、韩国、印度的个人所得税制概况以及个人所得税在各国收入分配过程所起到的调节效应;最后借鉴他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经验,基于我国的国情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使个人所得税实现其应有的功能,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和“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 公平与效率 税制结构 优化税收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导论11-19
- 1.1 研究的背景11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3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6
- 1.3.1 国内研究概况13-15
- 1.3.2 国外研究概况15-16
- 1.4 研究的内容16-17
- 1.5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17
- 1.5.1 本文研究的思路17
- 1.5.2 本文研究的方法17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17-19
- 第2章 收入分配及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理论19-24
- 2.1 收入分配的意义19-20
- 2.2 收入分配公平理论及收入差距的衡量标准20-22
- 2.3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22-24
- 第3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地位和作用24-31
- 3.1 我国的税制结构及其缺陷24-29
- 3.1.1 流转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24-25
- 3.1.2 财产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25-28
- 3.1.3 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28-29
- 3.2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收入分配调节领域的特殊地位与作用29-31
- 第4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实证分析31-37
- 4.1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现状31-32
- 4.2 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因素对其收入调节功能的影响32-35
- 4.2.1 课税范围因素32
- 4.2.2 征税模式因素32-33
- 4.2.3 税率结构因素33
- 4.2.4 费用扣除标准因素33-34
- 4.2.5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因素34-35
- 4.2.6 纳税申报主体因素35
- 4.3 税收征管因素对其收入调节功能的影响35-37
- 4.3.1 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35
- 4.3.2 征管手段落后,效率低下35
- 4.3.3 代扣代缴制度不规范,纳税申报制度不健全35-36
- 4.3.4 对偷逃纳税者处罚不力36-37
- 第5章 典型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经验借鉴37-49
- 5.1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37-41
- 5.1.1 课税范围37
- 5.1.2 征税模式37
- 5.1.3 税率结构37-38
- 5.1.4 费用扣除标准38-39
- 5.1.5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39-40
- 5.1.6 纳税申报主体40
- 5.1.7 美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现状40-41
- 5.2 韩国的个人所得税制41-44
- 5.2.1 课税范围41
- 5.2.2 征税模式41
- 5.2.3 税率结构41-42
- 5.2.4 费用扣除标准42-43
- 5.2.5 纳税申报主体43
- 5.2.6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43-44
- 5.2.7 韩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现状44
- 5.3 印度的个人所得税制44-47
- 5.3.1 课税范围45
- 5.3.2 征税模式45
- 5.3.3 税率结构45-46
- 5.3.4 费用扣除标准46
- 5.3.5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46-47
- 5.3.6 纳税申报主体47
- 5.3.7 印度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现状47
- 5.4 典型国家运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经验借鉴47-49
- 5.4.1 课税范围47
- 5.4.2 征税模式47
- 5.4.3 税率结构及费用扣除标准47-48
- 5.4.4 税收减免优惠政策48
- 5.4.5 纳税申报主体48-49
- 第6章 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对策建议49-55
- 6.1 完善税制结构49-50
- 6.2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50-53
- 6.2.1 扩大课税范围50
- 6.2.2 逐步实现综合征税模式50
- 6.2.3 完善税率结构50-51
- 6.2.4 规范费用扣除标准51
- 6.2.5 规范税收减免优惠政策51-52
- 6.2.6 调整纳税申报主体52-53
- 6.3 建立完善税收征管机制53-55
- 6.3.1 强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53
- 6.3.2 加快建设个人税号制度53
- 6.3.3 实现信息化联网,加强税源监控53-54
- 6.3.4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制度54
- 6.3.5 加强税收的执法力度,加大对偷逃税者的处罚力度54-55
- 参考文献55-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涌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卫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消费需求受阻的表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F.H.G.费雷拉;风暴之后的风平浪静:智利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4 任玉岭;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J];经济界;2001年03期
5 周振华;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J];改革;2002年03期
6 周小林;我国入世后收入分配的思考对[J];四川财政;2002年09期
7 李一鸣,李福信;解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J];统计与决策;2002年09期
8 孙园;我国收入分配若干现状分析[J];福建税务;2002年11期
9 毛雁;政府在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10 沈立人;意在开拓 呼唤共进——读《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理论创新》[J];学海;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国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武学民;;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业圳;;收入分配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阮宜胜;;论财政调节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邹东涛;;收入分配与贫富和谐的冷思考[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孙祖芳;;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吴彩虹;;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若愚;;收入分配制度的国际比较——激励理论与实践考察的一种思路[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广汉;;论收入分配的模式与调整[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唐绍欣;;中国脑体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及其特征[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谷亚光;各国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李闻;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鞍山日报 ;2007年
4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光明日报;2007年
5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情绪与收入分配[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詹小洪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经济学家茶座》特邀执行主编;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再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林晓;收入分配方案“八年抗战”[N];华夏时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收入分配制度断想[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记者 朱磊;建立收入分配法律体系[N];法制日报;2012年
10 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收入分配,治标与治本[N];广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国丽;中美第三次收入分配透明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玲;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及国际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变迁[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祝洪娇;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张晏榕;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贾冰;政府稳定偏好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李栗;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秋霞;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2 汪芳;初次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陈振;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及对策[D];湘潭大学;2011年
4 高凤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关搏;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影响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陈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政府责任问题[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7 薛叔同;基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8 周彬;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及其发展与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怀文娟;个税再分配效应的测量及对城镇居民的调节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范俊楠;收入分配差距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职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3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