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改税”博弈下税收国家的建成
本文关键词:“费改税”博弈下税收国家的建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现代税费改革以2000年的农村税费改革拉开序幕,在迄今长达16年的时间里,税费改革虽有些许成果,但各项收费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却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建设税收国家的进程,因此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让“税费归位”。为了分析税费改革进程缓慢的原因并减少“费改税”所遇到的阻力,本文试图借鉴公共选择派的“政府失灵理论”,较为深入地分析“费改税”参与主体的三组利益关系。我们根据这三组利益主体的现实运行状况,假定普通民众、全国人大与中央政府是“费改税”的支持者,其中中央政府虽愿听取民众的呼声,赞成费税改革,但中央政府希望一如既往地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费改税的创制权。地方政府作为费税并存在的得益者,当然不会支持“费改税”。难点在于,如何“费改税”的反对者去落实费改税的各项具体措施。分析利益集团的支持与阻碍作用,可以从根源上解开税费改革进展缓慢之谜,为税收国家的建设厘清道路。于是,本文在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后,对于国内外对“费改税”的研究、博弈的基本理论以及税收国家的争议进行了文献综述。在第二章先分析了税与费在财政收入中的现状,而后指出税费改革推进缓慢症结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无法协调一致。第三章指出“费改税”过程中共有四类主体参与,分别是普通民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全国人大,并利用“政府失灵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非零和博弈理论”对四者间的利益考量进行分析,揭示普通民众、全国人大以及中央政府支持“费改税”,而地方政府持消极态度的原因。第四章分析了域外发达国家在财税立法方面的经验,总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的开征和调整要经立法机关批准,税收收入和支出需要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收费的管理大体都表现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第五章在分析税收国家的内涵后,指出税费改革是建设高水平税收国家的必要条件与重要保障。因而,为顺利推进税收国家的建设,必须将其当作一项系统工程。
【关键词】:“费改税” 利益关系 税收国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2
- 一、选题背景10-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14
- 一、“费改税”的研究12-13
- 二、建设税收国家的目标及其论争13-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4-16
- 一、博弈分析法15
- 二、实证分析法15
- 三、比较分析法15-16
- 第二章 我国财政收入中税费构成的现状分析16-27
- 第一节 我国税费现状分析16-23
- 一、我国财政收入中的税费构成16-17
- 二、近年来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17-18
- 三、税费改革存在的问题18-21
- 四、税费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21-23
- 第二节“费改税”视角下费和税的比较23-25
- 一、课税比收费更体现法定性和民主性23
- 二、税比费更强调程序性和规范性23-24
- 三、征税机关比收费机关更为单一集中24-25
- 四、税收主体比收费主体更为确定25
- 第三节 税外收费泛滥的危害性25-27
- 一、税外收费不利于高效政府的建立25-26
- 二、税外收费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26
- 三、税外收费不利于税收国家的建成26-27
- 第三章“费改税”的法理依据27-37
- 第一节 税费改革的基本理论27-29
- 一、政府失灵理论27-28
- 二、成本收益理论28
- 三、非零和博弈理论28-29
- 第二节“费改税”过程中的利益主体29-32
- 一、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29-30
- 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利益诉求30-31
- 三、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31-32
- 四、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利益诉求32
- 第三节“费改税”过程中的利益分析32-37
- 一、政府与全国人大的利益关系32-34
-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34-36
- 三、普通民众与政府的利益关系36-37
- 第四章 域外税费立法的经验借鉴37-47
- 第一节 统一的财税立法37-39
- 一、各级财政相对独立37-38
- 二、中央财政主导与地方自治相结合38
- 三、明确划分各级财政的事权范围38-39
- 第二节 税主费辅的立法模式39-42
- 一、西方国家税费格局现状分析39-40
- 二、国外税费管理的发展趋势40-42
- 第三节 收费项目的规范性与灵活性并重42-44
- 一、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实行较为严格的规范42
- 二、行政收费设定权由立法机关行使42-43
- 三、行政收费设定权分级行使,灵活管理43-44
- 第四节 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44-47
- 一、国外地方税收立法权的配置44-46
- 二、国外地方税收立法经验借鉴46-47
- 第五章 推进我国税收国家建设的几点设想47-63
- 第一节 税费改革与税收国家的建设目标47-54
- 一、税收国家的概念与内涵47-49
- 二、税费改革与税收国家的关系49-51
- 三、税收国家的建设目标和意义51-54
- 第二节 推进税收国家的法律基础建设54-59
- 一、以财税立法改革作为前期铺垫55-56
- 二、加强立法从而整体建设现代财税体制56-57
- 三、渐进改革逐步实现“费改税”的目标57-59
- 第三节 完善税收国家的财税监督机制59-63
- 一、加强预算监督的法制建设59-60
- 二、提高人大预算监督的实际效果60-61
- 三、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61-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9
- 致谢69-70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英;;论中国向“税收国家”转型[J];理论与改革;2010年03期
2 李炜光;任晓兰;;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J];理论视野;2013年09期
3 李向品;吴小明;;有关“税收国家”的几个问题[J];消费导刊;2007年05期
4 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J];读书;2007年10期
5 潘宇;;有关“税收国家”的几个问题[J];消费导刊;2008年13期
6 王鸿貌;;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的理论发展与制度转型[J];法治论坛;2008年03期
7 丛中笑;;税收国家及其法治构造[J];法学家;2009年05期
8 钟小涛;;收入生产模式转变对政党国家结构要素的影响——从自产国家到税收国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李文彬;张龙平;;非典型税收国家:当代中国的表现与陷阱[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高军;;税收国家的宪政逻辑[J];团结;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继光;;论税收国家建设[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2 姚轩鸽;;“税收国家”内涵与类型新探——兼论建设完备型“税收国家”的中国困境与策略[A];财税法论丛(第14卷)[C];2014年
3 史学成;;税收国家的立宪要求——对我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建议[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士臣;高税收国家与无税收国家比较之所鉴[N];黑龙江经济报;2013年
2 财税史学者 梁发芾;非税收入大幅增加是可怕的倒退[N];中国经营报;2012年
3 刘守刚;现代国家是税收国家,,不是财产国家[N];南方周末;2011年
4 中山大学教授 杨小强;腐败滋生根植于财政法治滞后[N];南方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国川;王绍光: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郑磊;“企业的事情都是法律的事情”[N];经济视点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桉呐;“费改税”博弈下税收国家的建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晓明;中国由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型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费改税”博弈下税收国家的建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7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