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改革问题研究—消费税收入分享的可行性
本文关键词:“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改革问题研究—消费税收入分享的可行性
更多相关文章: 营改增 地方税改革 地方税收收入 消费税收入 共享税
【摘要】: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国建立了财政分权体制,分税制将税种按照中央、地方和共享进行划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实现其职能提供了财力支持,调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方税体系,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的“营改增”打破了地方税体系以营业税收入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其他税种繁杂且占比小的格局,主体税种流失,地方财政收入大量减少,造成地方政府权力和财力不对等的矛盾,改革地方税体系成为必要,寻找合适的税种取代营业税,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税收收入显得更加迫切。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地方税改革问题多从构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角度出发,有的提出将房产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固有税种改造为地方税主体税种,也有的提出要开征新税种来代替营业税,但是这些建议实施起来都有其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地方税收收入的角度出发,寻找可以代替营业税收入成为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的税种。在对消费税从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认为,消费税在改革成为共享税后,消费税收入可以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有力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对消费税成为共享税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使改革后的消费税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地方税体系中的作用,适应中国现实国情,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地方税改革研究的背景及理论上与现实上的意义,并对国内外重要文献进行了研究,简述了论文的内容和结构,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列示了地方税改革的理论基础,界定了“营改增”、地方税、地方税体系以及消费税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构建地方税体系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回顾了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税发展的历程,而现如今“营改增”倒逼出地方税体系的不合理,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是必要的;第四章对消费税收入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且分析了消费税成为共享税的可行性;第五章从征税范围和税率两方面对消费税改造为共享税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出为适应中国国情应适当扩大对奢侈品,高能耗、高污染消费品的征税范围,取消部分税目,并对一些税目的税率进行调整。
【关键词】:营改增 地方税改革 地方税收收入 消费税收入 共享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理论意义12
- 1.1.3 现实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研究理论13-15
- 1.2.2 国内研究理论15-17
- 1.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17-18
- 1.4 研究方法18
- 1.5 创新与不足18-19
- 1.5.1 理论创新18
- 1.5.2 不足之处18-19
- 第2章 地方税改革的理论基础19-25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1
- 2.1.1“营改增”的涵义19
- 2.1.2 地方税的涵义19
- 2.1.3 地方税体系的涵义19-20
- 2.1.4 消费税的涵义20-21
- 2.2 构建地方税体系的理论依据21-25
- 2.2.1 公共产品理论21-22
- 2.2.2 财政分权理论22-23
- 2.2.3 税制改革理论23-25
- 第3章 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地方税体制建设25-29
- 3.1 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地方税发展历程25-26
- 3.2 地方税体系的征收现状26-27
- 3.3“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入的影响27-29
- 3.3.1“营改增”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减少27-28
- 3.3.2“营改增”造成地方政府职能与收入不对等的矛盾28
- 3.3.3“营改增”导致激励缺失28-29
- 第4章 消费税收入以共享税形式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的可行性29-37
- 4.1 消费税收入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的可行性分析29-32
- 4.1.1 增长潜力巨大29-30
- 4.1.2 便于征管30
- 4.1.3 在收入和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调节性30-31
- 4.1.4 消费税在总量上可以弥补很大一部分“营改增”后地方的缺口31-32
- 4.2 消费税作为共享税的可行性32-34
- 4.2.1 消费税作为共享税的合理性32-33
- 4.2.2 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的不合理性33-34
- 4.3 对消费税分享比例的估算34-36
- 4.4 估算的不足36-37
- 第5章 调整消费税作为共享税的对策建议37-42
- 5.1 完善消费税的征税范围37-40
- 5.1.1 消费税征税范围的制定原则37
- 5.1.2 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构想37-40
- 5.2 完善消费税的税率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作者简介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梅海,侯永辉;关于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17期
2 赵勇;浅议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原则[J];理论建设;2000年05期
3 余丹 ,王琼 ,黎隽;构建地方税体系[J];工厂管理;2002年01期
4 刘蓓,黄红卫;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探讨[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2年03期
5 刘慧平;构建规范的地方税体系[J];经济师;2003年04期
6 晨日;发达国家地方税制度比较与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04年02期
7 毕秋丽;;加快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8年12期
8 杨克文;;推进地方税改革 加强地方税管理——2007年度全国地方税工作会议述要[J];中国税务;2008年01期
9 甘焕;;浅谈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完善[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王海;分税制下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考[J];新疆财经;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德民;;试论分税制后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2 ;建立地方税体系的构想[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3 程广才;韩庆玲;;地方税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4 古昒彰;;关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地方税体制的思考[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一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张瑞利;;借鉴美国经验 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6 马运涛;;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和税权 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祖国富;;浅谈我国地方税税种体系的设计[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8 张效忠;;地税收入结构亟待优化 完善地方税须加快步伐[A];税收实践与探索——山西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科研成果文集(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西财政厅 黄民锦;构建新型地方税体系如何破题[N];中国财经报;2013年
2 安徽省地税局局长 汪建国;构建地方税体系需要厘清的几点基本认识[N];中国税务报;2013年
3 崔文苑;加快重构地方税体系[N];经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钰;地方税改革刻不容缓[N];中国税务报;2014年
5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 刘尚希;地方税改革关乎国家治理[N];光明日报;2014年
6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 宋兴义 孙斌;应全面完整地思考地方税体系建设问题[N];中国税务报;2014年
7 张卫兵;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N];经理日报;2007年
8 温来成;审视地方税立法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靳共元;适应公共财政需要,加快地方税体系改革[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10 刘尚希;当前需要正确认识地方税[N];中国财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红;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华;我国地方税收入规模的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郑俊峰;我国地方税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段桂林;中国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D];集美大学;2015年
4 张小岳;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秦慧莉;新一轮税制改革视角下地方税体系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5年
6 闫胜利;新形势下实现云南地方税收入稳定与增长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常宽心;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8 魏旗;我国地方税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9 李斌;公共财政视野下的县级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刘伊萌;“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60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