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测算与防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3:19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财政风险测算与防控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财政风险 风险测算 风险防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为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财政活动本身造成了一定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地方财政风险加大。近年来,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黑龙江省,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财政支出增加,财政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在当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全适应地方发展特征的测算与风险防控的情况下,研究和测算黑龙江省财政风险,对保持黑龙江省财政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此,从财政风险的基础理论着手,概括了财政风险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和传导路径,以及防控财政风险的相关理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省财政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结合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财政风险测算模型。测算出2010-2014年黑龙江省财政风险等级为低度风险,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内,但出现向中度风险等级发展的趋势。基于实证结论得出财政收入风险、财政支出风险与经济运行风险是加重黑龙江省财政风险的重要成因,同时依据已公布的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来看,其债务风险也是亟待关注的风险源。结合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黑龙江省财政运行的实情,分别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及政府债务三个层面,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财政风险表现和具体成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种类型中的代表国家及国内的辽宁省、安徽省的财政风险治理经验,从而提出我国治理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借鉴。基于实证结论和成因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有效治理财政风险的经验,进而提出黑龙江省防控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财源建设,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推进地方税费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事权,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系,完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 风险测算 风险防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3
  • 1.1 研究背景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15
  • 1.2.2 研究意义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8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8-19
  • 1.3.3 研究文献评析19-20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20-21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方法21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21-23
  • 1.5.1 技术路线21-22
  • 1.5.2 创新点22-23
  • 2 地方财政风险的基础理论23-31
  • 2.1 地方财政风险的相关概念23-27
  • 2.1.1 地方财政风险的界定23-24
  • 2.1.2 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特征24-25
  • 2.1.3 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25-27
  • 2.2 地方财政风险的传导路径27-28
  • 2.2.1 公共风险的传导路径27
  • 2.2.2 地方财政风险的传导路径27-28
  • 2.3 地方财政风险测算与防控的理论依据28-31
  • 2.3.1 政府间收入划分理论28
  • 2.3.2 财政分权理论28-29
  • 2.3.3 委托代理理论29-30
  • 2.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论30-31
  • 3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及其测算31-42
  • 3.1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31-36
  • 3.1.1 测算模型的框架31
  • 3.1.2 财政风险的识别31-32
  • 3.1.3 风险指标的设定32-34
  • 3.1.4 模型构建与修正34-36
  • 3.2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程度的测算36-42
  • 3.2.1 选取数据36
  • 3.2.2 确定权重36-39
  • 3.2.3 实证评判39-40
  • 3.2.4 测算结论40-42
  • 4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表现及成因分析42-53
  • 4.1 黑龙江省财政风险的表现42-44
  • 4.1.1 财政收入风险42-43
  • 4.1.2 财政支出风险43-44
  • 4.1.3 政府债务风险44
  • 4.2 财政收入风险成因44-47
  • 4.2.1 财源结构相对单一44-45
  • 4.2.2 财政收入集中度偏低45-46
  • 4.2.3 地方税收流失严重46-47
  • 4.3 财政支出风险成因47-50
  • 4.3.1 财政自给能力不足47-48
  • 4.3.2 财政预算约束弱化48-49
  • 4.3.3 财政历史负担较重49-50
  • 4.4 债务风险成因50-53
  • 4.4.1 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匹配50-51
  • 4.4.2 地方融资体系不健全51-52
  • 4.4.3 债务资金管理不规范52-53
  • 5 国内外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与借鉴53-64
  • 5.1 发达国家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53-56
  • 5.1.1 美国建立财政监控体系53-54
  • 5.1.2 日本引入财政健全化制度54-56
  • 5.2 发展中国家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56-58
  • 5.2.1 巴西建立财政犯罪惩罚问责机制56-57
  • 5.2.2 哥伦比亚创建政府债务预警系统57-58
  • 5.3 转轨国家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58-59
  • 5.3.1 印度完善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立法58
  • 5.3.2 俄罗斯健全政府财政储备机制58-59
  • 5.4 国内相关省份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的经验59-61
  • 5.4.1 辽宁省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59-60
  • 5.4.2 安徽省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60-61
  • 5.5 国内外防控地方财政风险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借鉴61-64
  • 5.5.1 政府问财权事权明晰61
  • 5.5.2 财政预算编制合理61-62
  • 5.5.3 地方融资体系健全62
  • 5.5.4 财政监控体系完备62-64
  • 6 黑龙江省防控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64-71
  • 6.1 防控黑龙江省财政收入风险的对策建议64-66
  • 6.1.1 加强地方财源建设64
  • 6.1.2 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64-65
  • 6.1.3 推进地方税费改革65-66
  • 6.2 防控黑龙江省财政支出风险的对策建议66-68
  • 6.2.1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66
  • 6.2.2 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管理66-67
  • 6.2.3 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模式67-68
  • 6.3 防控黑龙江省财政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68-71
  • 6.3.1 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事权68-69
  • 6.3.2 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系69-70
  • 6.3.3 完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70-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香,王桂琴;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财会;2000年09期

2 卿渐伟;财政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0年07期

3 ;财政风险的种类[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0年10期

4 刘俊伟;财政风险:特点、表现及防范对策[J];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张大龙,岳树民;论财政风险及其防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李传峰;对我国财政风险及化解对策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闫文谦;关于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2年02期

8 曾纪发;财政风险防治机制初探[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2年03期

9 田淑英;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的理性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32期

10 曾纪发;财政风险防治机制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培勇;;关注中国财政风险的新变化[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少松;;大田县财政风险的现状与对策[A];福建省会计学会论文集(2001年本)[C];2001年

3 李婧;王旭;;财政风险程度及趋势判断[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4 陈旭东;;地方政府性城市基础建设负债与财政风险问题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朋友;;消化政府负债 防范财政风险[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永军;胡宏海;;美国财政风险和政策选择[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华 蔡志刚;论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N];光明日报;2000年

2 史鹏飞 (作者单位 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略论财政风险的识别与报告[N];中国审计报;2007年

3 欧林宏;财政风险:国际权威标准权威吗?[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夏祖军;辩证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刘尚希;既“积极”又注意防范财政风险[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博源基金会学术委员 马骏;养老和医疗是我国最大的财政风险[N];证券时报;2012年

7 记者 张环;美财政风险短期攀升[N];金融时报;2013年

8 房地产评论人 项峥;土地财政风险加大[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9 记者 安蓓 余晓洁;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化解财政风险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李俊生;编制财政风险预算 防范财政风险[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振川;财政风险问题理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王连山;关于我国财政安全与财政风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传松;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风险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聂晴;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的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呼显岗;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吴姗姗;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王正耀;转轨时期中国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罗伟忠;中国财政风险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薇;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郑晓阳;入世后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李军;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赵国良;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闫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财政风险法律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白文杰;PPP模式财政风险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年

7 曹页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风险评估[D];湘潭大学;2016年

8 王李存;黑龙江省财政风险测算与防控问题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9 李玉刚;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财政风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国勇;我国的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63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