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财税政策、城乡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财税政策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水平 非线性效应 面板门槛计量分析
【摘要】:为了验证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的非线性效应,文章系统考察了因城乡收入差距的第三方外部因素存在差异时,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变化情况。面板门槛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以城乡收入差距门槛值作为外生变量构建的分段函数中,税收负担和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居民消费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4015元-7016元和7912元-10323元;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0.126-0.171和0.127-0.172。因此,应当辩证看待政府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点在于财税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金系;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水平 非线性效应 面板门槛计量分析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4BJY15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30161110044)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项目(湘教发[2011]76号)
【分类号】:F812.0;F124.7;F12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购买力急剧锐减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国投资增长并未得到最终消费需求的有效支撑,造成产能过剩、供求失衡,外加原本就存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凸显出来,导致我国面临内需和外需、国内投资和消费进一步失衡。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淑翠;;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平滑转移模型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2 张明喜;高倚云;;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理论探讨与检验[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3 方红生;张军;;中国财政政策非线性稳定效应:理论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杰;叶小榕;;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杨宝剑;;最优经济增长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3 储德银;闫伟;;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需求:非线性效应与效应的非对称性[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4 李永友;;市场主体信心与财政乘数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基于SVAR模型的反事实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5 汪柱旺;于瀚尧;;财政支出与社会物质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12期
6 刘洪;金林;;基于半参数模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财政研究;2012年10期
7 安淑新;;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财政支出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9期
8 赵霞;白爽;;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J];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9 缪小林;伏润民;王婷;;地方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来自云南106个县域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4年09期
10 蓝乐琴;胡日东;;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婧;中国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3 凌艳;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非凯恩斯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 张立魁;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与非对称效应检验:1994-2010[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5 左宗姣;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6 何赛;税收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7 宋涛;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应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8 洪慧杰;西部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比较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9 招蕾;江苏省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10 王毅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J];财贸经济;2004年06期
2 张明喜,陈志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3 郭庆旺;贾俊雪;刘晓路;;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情势转变视角[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4 蔡f ;;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5 郭庆旺;贾俊雪;;稳健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及其可持续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蔡f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7 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志洋;黄旭方;;分析非线性效应对BOC调制信号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6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旭东;李淑静;曹学敏;张春红;谢常德;王海;;弱光下的非线性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漆晓琼;邵群峰;张晓萍;;带内非线性效应对色散管理系统的完全影响[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吴国锋;;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对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影响[A];广西光学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文清;夏蒙棼;;大振幅离子声波的非线性效应及碰撞的耗散效应[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强希文;;超短强激光脉冲大气传输的非线性效应[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金明;白以龙;;AFM针尖压入测量中的非线性效应[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张树强;韩庆荣;雷高清;吴伟;R.Matai;;新一代大保实~(?)光纤及其主要性能指标[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曹晶烨;支t$;;星上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效应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方慧娟;刘正东;郑军;曾福华;;量子调控下的非线性效应[A];2007年中国青年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晓东;张大明;王菲;陈长鸣;张峰;刘天际;孙小强;;层间互溶对DR1/SU-8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影响[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非线性效应及其管理[N];人民邮电;2003年
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DWDM与光纤技术的发展[N];人民邮电;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艳飞;多载波光纤通信系统中非线性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彭拥军;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乘;SOA非线性应用关键参数的测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谢彦乔;基于非线性效应的集成型全光信号处理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易安林;偏振复用光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一娴;高Q值微环谐振器中产生克尔光频梳的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金勇臣;复杂电磁环境下信道非线性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哲;频域非线性效应估计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张丽英;弱光下的非线性效应[D];南昌大学;2006年
5 李明;高速光通信系统中非线性效应估计方法的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田野;中高层大气电参数非线性效应对地闪回击电磁场传播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唐卫真;色散、非线性效应对高速光通信的影响及解决方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慈欢;超正交光调制信号及非线性效应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林其银;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2年
10 王钰琨;半导体光放大器超快非线性效应的数值分析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0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73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