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智慧城市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

发布时间:2018-03-26 04:31

  本文选题:城市发展 切入点:供给经济学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正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最初的概念推广知晓阶段发展到落实推进、建设监管和项目风险评估的2.0阶段,但关于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探索与规划建设标准的争议从未停止。一、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及概念辨析(一)理论依据1.新供给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核心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而智慧城市通过实现"物"与"人"的有机联通和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有效供给,实现城市交通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从调整供需关系的视角克服"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1)。
[Abstract]:The wisdom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concept promotion stage to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stag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and project risk assessment stage 2.0, but the controversy on the intelligent city development goal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has never stopped. Theoretical basis, Technical support and Conceptual Discrimination (1) theoretical basis 1. New supply economics. The core of new supply economics is supply automatic creation of demand. By realizing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things" and "people" and providing effective supply in public service, the intelligent city realiz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traffic planning and spatial layout planning. From the angle of adjus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o overcom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other major urban diseas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77)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智库专项项目(1200219317)的支持
【分类号】:F299.2;F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Didier El Baz;Julien Bourgeois;;Smart Cities in Europe and the ALMA Logistics Project[J];ZTE Communications;2015年04期

2 贾康;徐林;李万寿;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李宏瑾;;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泳泽;张少辉;杨晓章;;税收负担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自跨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2 尤_g聪;易露霞;;基于“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驱动的广东出口贸易模型研究[J];中国市场;2017年16期

3 张鑫;宁凌;;以供给侧改革推进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海洋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4 付晓月;杜晓荣;;环境不确定性、税收激励与企业R&D投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7年02期

5 谢超峰;范从来;;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效供给不足——新常态下经济波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6 周向红;常燕军;;智慧城市发展脉络与基本规则论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7 耿银贵;肖坤鹏;杨勇;;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02期

8 李文华;;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7年02期

9 陈凤香;;供给经济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济师;2017年02期

10 丁任重;李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智鑫;李宏瑾;;被误读的日本“广场协议”教训[J];西南金融;2012年08期

2 贾康;冯俏彬;;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3 伍戈;;输入型通胀与货币政策应对:兼议汇率的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4 姚余栋;谭海鸣;;中国金融市场通胀预期——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量度[J];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5 李斌;;经济增长、B-S效应与通货膨胀容忍度[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6 贾康;刘军民;;政策性金融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7 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洲21世纪的城市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2 ;中国城科会召开“西部开发与城市发展”座谈会[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3期

3 高全明;舞活规划龙头 促进城市发展[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4 ;亚洲21世纪的城市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杨重光;特色和误区——对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思考[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14期

6 林毅夫;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发展[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5期

7 杜世成;城市发展更多的应由市场来推动[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6期

8 陈榕生;;福建省制定城市发展和城镇化专项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22期

9 茅于轼;;城市发展的动力[J];中国报道;2002年04期

10 ;城市发展要重视“气”和“神”[J];前进;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附录2:2011年北京有关城市发展政策法规文件要目[A];当代北京城市发展2012[C];2011年

2 杨爱民;;石家庄市城市发展崛起的缘由[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朱铁臻;;后奥运时代北京国际化城市发展[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凤霞;曹艳英;王海鹏;;城市休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洪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6 文国玮;;新形势下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新思路[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7 黄光宇;;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8 陈为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市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9 唐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思洁;陈忠暖;朱孟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肖意 郑向鹏 杨丽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提升城市发展质量[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城市发展要有新理念[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邓辉林;科学谋划城市发展[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记者 王龙;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城市发展好处[N];安阳日报;2012年

5 记者 谭秋明 通讯员 余洋;学习兄弟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 全面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N];广州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杜在桂;改革开放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N];大连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余小乔;转型,,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N];蚌埠日报;2012年

8 张哲 编译;“城市中的冲突”项目探析“问题”城市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刘文嘉;雾霾天气警示城市发展之忧[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司建楠;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成立[N];中国工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挺;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D];重庆大学;2015年

2 谢洪伟;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希胜;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贺小桐;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邵强;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柏益尧;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04年

9 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润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良;我国城市马拉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邬华强;江西省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于洋洋;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测度与评价—选取30个省会城市为样本[D];兰州大学;2015年

4 樊桂苹;开封与郑州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张陶钧;智慧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鹏;城市发展中房屋征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皓天;安徽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长城;苏州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9 李晓英;智慧城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及政策建议[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叶晓陶;房地产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66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1666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