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匹配:起源、定义和进展
本文关键词:稳定匹配:起源、定义和进展
【摘要】:经济管理领域存在许多双边匹配决策问题,而匹配的稳定性对于决策制定非常重要。为了深入了解稳定匹配理论的本质、起源和目前发展现状,把该理论运用到当前的研究问题上,收集整理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述。首先概述了当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介绍双边匹配和稳定匹配的起源,阐述稳定匹配的定义、基本定理和实现的机制,然后分析稳定匹配网格定理和结构特性,并考虑多方匹配的特性和相关理论,最后展望了稳定匹配的应用前景。稳定匹配有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应用领域有着宽阔的领域。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双边匹配 稳定匹配 匹配网格 多方匹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71371120)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双边匹配是指在一个问题中,存在两个群体(即双边),其中一个群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主体(或成员)与另一个群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主体(或成员)进行匹配的情形。双边匹配理论源自1960年9月10日《New Yorker》杂志的一篇文章[1],文章介绍一名记者用了几周时间观察耶鲁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辉斌,郭锦墉,詹海斌,俞杰龙;Shapley-value法在战略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2 张振华,汪定伟;基于BPR的电子中介业务流程[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3 陈希;樊治平;;组织中员工与岗位匹配的两阶段测评与选择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4 陈希;樊治平;;基于公理设计的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双边匹配[J];系统工程;2010年06期
5 陈希;樊治平;李玉花;;IT服务供需双边匹配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方法[J];管理学报;2011年07期
6 陈希;樊治平;李玉花;;个体及协同因素下的员工与工作任务匹配问题[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2期
7 陈希;樊治平;李玉花;;技术知识供需双边匹配的两阶段决策分析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6期
8 樊治平;陈希;;电子中介中基于公理设计的多属性交易匹配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9 张振华;贾淑娟;曲衍国;孙婧;汪定伟;;基于稳定匹配的电子中介匹配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4期
10 吴杰康;蔺美美;陈国通;张宏亮;;基于稳定匹配机制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启明;陈华友;;一类组合预测模型的权系数确定的Shapley值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黄炜;龚本刚;;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收益分配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张华;高作峰;;考虑风险的Shapley值供应链利润分配策略[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4 刘娟红;郭锦墉;冷小黑;;农产品加工企业上游合作伙伴分配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5 文科;朱延平;;供应链成员企业相关利益分配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6 陈东灵;;基于Shapley值法的品牌联盟利益分配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成卫;王奔;李战华;王亚康;;一种面向电子商务投融资平台的优化匹配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5期
8 杨春花;杜康华;;基于Shapley-Value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效益分配方法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2期
9 王福胜;王燕;郑洲;;基于政府参与的电力企业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05期
10 蔡椺;;修正的Shapley值法在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阶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愚;陈冬梅;张小敏;;基于和谐度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策略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Based Research on Profit Distribu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4 吕代平;梅洪常;;考虑创新激励的改进shapley值供应链利益分配[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5 桂良军;张广斌;;基于第三方参与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张捍东;严钟;;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捍东;严钟;王健;;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Chen Yaping;Gao Hao;Huang Min;;Study of Joint Ventures' Profits Distribution Based on Improved Maximum Entropy Method[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洪兴建;;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兼论中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城乡分解[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春丽;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军;水上救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程庆辉;高速铁路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肖文忠;钢铁集团铁矿石协同采购系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群峰;知识型企业合作剩余分配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赵晓飞;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联盟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一;基于结构优化与运作模式创新的服装供应链合作风险治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郭微微;农产品加工业供应链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3 李颖;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知识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韦春丽;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共同配送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梁艳春;物联网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肖和英;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小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杜恒;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李奇;基于集成化供应链理论的商业房地产开发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颖;制造商主导的虚拟物流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蒋中华;Shapley值法在物流金融产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礼健;吴祈宗;张强;;具有模糊联盟值的n人合作博弈的模糊Shapley值[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联盟对象间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3 汪定伟,唐志文;企业信息化中的人机交互式业务过程重构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向为民,冯梅,石琴;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期
5 吴宪华;动态联盟的分配格局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6 党兴华;贾卫峰;;GS匹配算法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形成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9年04期
7 张青山,郑国用,赵忠华;虚拟企业的风险分析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8 郑文军,张旭梅,刘飞,陈星明,雷琦;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9 魏晓玲;;MD5加密算法的研究及应用[J];信息技术;2010年07期
10 方芳,秦天保;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使用网络分析法[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振华;电子中介中的交易匹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7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0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