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8 17:25

  本文关键词: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问题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领导者 双重压力 性别文化


【摘要】:女性领导者的成长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发展民主政治、形成和谐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这些已经得到理论界与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国家相关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女性领导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中高级职位的女性领导者人数有所增加,女性领导者的文化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然而,对照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对女性领导者的要求,与女性领导者队伍的现状,不难发现这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我国女性领导者的数量大大低于男性领导者的数量,女性领导者的后备人才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女性半边天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女性领导者的成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传统思想观念、组织政策以及双重压力的制约是影响女性领导者成长的客观方面原因。制约女性领导者发展的主观方面因素有:整体素质偏低、多重角色冲突、个性局限等等。 为促进我国女性领导者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有利于女性领导者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女性领导者也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优势与魅力。
【关键词】:女性领导者 双重压力 性别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C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10
  •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0-11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1-12
  • 第1章 相关理论概述12-20
  • 1.1 领导者、女性领导者12
  • 1.2 女性领导者的特点12-14
  • 1.2.1 智力特点12-13
  • 1.2.2 情感特点13
  • 1.2.3 意志特点13-14
  • 1.2.4 性格特点14
  • 1.3 女性参政的重要意义14
  • 1.4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14-20
  • 1.4.1 生理性别与领导15-16
  • 1.4.2 性别作用与领导16-17
  • 1.4.3 性别与领导风格17-18
  • 1.4.4 性别与领导效能18-19
  • 1.4.5 小结19-20
  • 第2章 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的现状20-32
  • 2.1 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0-25
  • 2.1.1 女性领导者的人数有所增加20-23
  • 2.1.2 女性领导者中高职位的人数有所增加23-24
  • 2.1.3 女性领导者的队伍趋向年轻化24
  • 2.1.4 女性领导者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24-25
  • 2.2 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5-26
  • 2.2.1 女性领导者的参政人数增长缓慢25
  • 2.2.2 女性领导者基层多高层少25-26
  • 2.2.3 女性领导者副职多正职少26
  • 2.2.4 女性领导者虚职多实职少26
  • 2.2.5 女性领导者业务型多政界少26
  • 2.3 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26-32
  • 2.3.1 制约女性领导者成长的客观因素26-30
  • 2.3.2 制约女性领导者成长的主观因素30-32
  • 第3章 促进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的对策32-43
  • 3.1 优化女性领导者成长的客观环境32-36
  • 3.1.1 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32-34
  • 3.1.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34-36
  • 3.1.3 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36
  • 3.2 提高女性领导者的自身素质36-43
  • 3.2.1 提高文化素质36-37
  • 3.2.2 加强个性修养37
  • 3.2.3 协调角色冲突37-38
  • 3.2.4 提高领导能力38
  • 3.2.5 注重形象塑造38-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凤华;如何提高女性领导者的决策能力[J];中国人才;1995年11期

2 乔玉琼;走出女性领导的心理误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张灏;市场经济对女性领导干部素质提出新要求[J];行政人事管理;1995年03期

4 王梅;女性领导优势,不是盖的![J];领导文萃;1997年08期

5 李慧英;女性领导的双重身份与双重责任[J];中国妇运;1999年09期

6 聂志毅;;女性领导的管理优劣势探讨[J];领导科学;2009年35期

7 王伟华;;女性领导力研究评述[J];领导科学;2010年26期

8 董晓艳;;女性领导的特质及其领导能力的提升[J];领导科学;2009年24期

9 陈永秀;;女性领导事业与家庭两不误的平衡技巧[J];领导科学;2011年01期

10 徐兰英;;女性领导攀登职业高峰的障碍及清除路径[J];领导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女性领导成长中的困境与突破[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秀云;;领导者的素质修养艺术[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璇;刘明辉;张帆;;网络时代凸显女性领导优势[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梁玉新;;面向知识经济提高领导者素质[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5 李春林;;提高领导素质与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6 沈连婕;;妇女参政:怎样跨越公众信任的关口[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邢艳敏;;浅谈基层女性领导之魅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辇雪妮;;突破“玻璃天花板”——浅谈女性领导如何脱颖而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9 曲华;;浅谈领导者素质与医院管理工作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任辉;;对做好国有困难企业厂长经理的思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方;也谈女性领导能力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湘湘;女性领导为何遭下属排斥[N];华夏时报;2004年

3 李建安;提高女性领导力 争做时代新女性[N];安阳日报;2008年

4 王珍;女性领导力特质:敢想敢干+善解人意[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马菊意;腹有诗书气自华[N];安阳日报;2008年

6 张敏;女性领导和女性的关系?[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刘鹤翔;培训女性领导力[N];财经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庞晓敏 赵晖 实习生 马宇泽;关注多元化 对话女性领导力[N];天津日报;2006年

9 朱艳燕;女性经理人如何创造卓越[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康健;女性领导力:没有看上去那么美[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坊;领导者德才素质及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显勇;领导者特征与团队类型的匹配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姜英来;荀子的管理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李森;厅局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白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分层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陈光玖;基于内隐领导理论的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8 刘辉;西部地区村干部胜任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孔雁;韩非的管理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丽丽;我国女性领导者成长问题探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9年

2 周静;浙江省C县女性领导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媛媛;中西方领导者素质理论研究比较分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8年

4 赵娜;天津企事业单位中基层有效领导者的特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如意;党政女性领导培养选拔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徐妍;领导者公信力的理论构架与提升路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策;地方党政机关处级领导者素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燕;我国女性干部领导力的开发与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水浩;论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董鹏飞;新时期领导科学素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9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09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