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基于模糊积分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发布时间:2017-11-04 09:16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积分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积分 区间数 Hausdorff距离 Фs转换


【摘要】:文章针对属性间客观存在的交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ausdorff距离定义了区间数属性值同理想区间数的贴近度,从而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确定性问题;基于Фs转换函数所得到的λ模糊测度,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将各属性的贴近度进行集成;通过实例同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03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YJK630005)
【分类号】:C934;O225
【正文快照】: 0引言对于经济及社会领域中的很多实际决策问题,由于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动态性,决策者只能以区间数的形式对各属性进行赋值。对于很多实际决策问题,属性之间往往并不满足独立性假设,而有可能表现为消极的合作关系或者积极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决策过程中不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汶华;郭均鹏;;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比较[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3 达庆利,刘新旺;区间数线性规划及其满意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强;张学友;毛军军;;基于模糊语言判断矩阵的多目标博弈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毛军军;贾静丽;张纪强;孙丽;;基于一种新的信息熵的区间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王长建;李秀琴;;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的承包商选择[J];安防科技;2009年09期

4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灰色关联度的DTOPSIS方法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6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柏明国;;绿色供应商选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唐燕武;熊化平;;基于语言信息集结算子的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方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罗玲莉;潘俊;安志娴;邹文基;;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10 周荣喜;范福云;杨晓进;;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饮用水健康风险全面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友元;寇纲;施宇;陆晨;石勇;;基于组合熵权TOPSIS方法的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叶春森;梁昌勇;陈蓉;;基于ELECTRE方法体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异;魏法杰;;基于扩展的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群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中兴;张绍林;王根杰;;一种基于投影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叶军;;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春智;杨吉会;;炮兵抗登陆作战中的最优打击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资燕;;基于熵权和GIOWA算子的贵州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方义;区间非概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2 窦亚玲;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约束网络路由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曾献辉;服饰智能适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5 牛彦涛;不确定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模型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丁蕊;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孙中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俊任;基于相似度的模糊推理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小晶;基于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支持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森;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鹏;异构无线融合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郝江锋;不确定语言判断矩阵的相对熵的群决策方法[D];安徽大学;2010年

6 徐洪明;建筑企业多项目优先级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孙红军;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9 高娇蛟;我国快递企业航空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贾永幸;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中应急车辆调度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艳,王惠文;一种海量数据的分析技术——符号数据分析及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3 樊治平,张全;一种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模型的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4 达庆利,刘新旺;区间数线性规划及其满意解[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5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一种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6 徐泽水;AHP中两类标度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7 王应明;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多指标决策与排序[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泽水;;模糊综合评价的排序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礼刚,陈华友;两类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年04期

2 戴勇;范明;姚胜;;引入三参数区间数的多属性项目决策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琳;;区间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4 冯向前;魏翠萍;胡钢;李宗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5 侯勇超;仇海全;;区间数多项式插值[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6 施浒立;一类求设计变量最大可行区间的优化问题[J];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5年04期

7 刘绍英,张志海,周俊健;广义区间数的四则运算(续)[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张兴芳,张兴伟;区间数的排序及其在系统决策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9 刘新旺,达庆利,韩世莲;区间数运输问题模型及其模糊目标规划求解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10 李志林;关联函数为区间数的综合评价方法[J];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改丽;史文雷;郭欣荣;;区间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吉军;熊钰;;区间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区间数关联度的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广原;;一个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张吉军;;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秦成燕;李炜;李娅;刘志涛;;区间数的一种可信度定义[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继乾;苏醒;黄奇成;魏翠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排序及一致性改进算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世联;;具区间数的综合评估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周礼刚;陈华友;李洪岩;;不确定型AHP中两类判断矩阵的关系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均鹏;吴育华;;求解区间DEA的主客观方法及其数据一致性问题[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文涛;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邓文丽;区间数据的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方义;区间非概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4 樊旭川;区间多项式与区间隐式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姜枫;基于模糊多属性的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姜潮;基于区间的不确定性优化理论与算法[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乐;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决策信息模型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12年

2 兰恩辉;收益为区间数博弈的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吕小波;区间数在经典数学中的一些应用[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4 靳留乾;支付为区间数的博弈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新端;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优化理论及求解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雁;区间数排序方法的新探讨[D];广西大学;2007年

7 丁登花;基于区间数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刘芳;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9 李大东;区间数的排序和它的一些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游春秀;静态位移二阶灵敏度及其在区间分析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8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38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