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决策方法的物流虚拟企业选择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突变决策方法的物流虚拟企业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虚拟企业 突变模型 不确定语言评估标度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摘要】:针对复杂系统多属性决策中属性权重难以确定的情况,选择采用突变决策方法来进行分析建模.该方法利用归一公式机理本身来确定属性对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因而不需要考虑各属性的权重.介绍基于突变决策方法的多属性决策思路,归纳出应用突变决策方法进行物流虚拟企业选择的基本步骤,通过算例验证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085,71171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3YJA630021,10YJA630042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3SQRW034ZD)
【分类号】:F252;F224;C9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1-6].部分学者结合虚拟企业的特点和物流行业的特殊性,提出了针对物流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新思路[7-10].物流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属于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基于各属性对决策目标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跃如;王雄;;多时段条件下动态物流联盟伙伴选择的模糊语言群体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2008年06期
2 冯博;索玮岚;;一种考虑维度表现权衡的虚拟企业伙伴信任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11年12期
3 岳意定;王雄;;虚拟物流中心伙伴选择的不确定语言群体决策[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凌云;顾烨;魏贵义;;动态联盟中伙伴选择的Top-k问题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03期
5 沈立新,陈燕;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2期
6 黄彬;高诚辉;陈亮;;模糊完工时间和模糊交货期下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7 沈立新,陈燕,徐颂,于艳丽,孙兆刚;基于双层规划的虚拟物流企业伙伴选择[J];软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强;张学友;毛军军;;基于模糊语言判断矩阵的多目标博弈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毛军军;贾静丽;张纪强;孙丽;;基于一种新的信息熵的区间直觉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王长建;李秀琴;;基于不确定语言型多属性决策的承包商选择[J];安防科技;2009年09期
4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灰色关联度的DTOPSIS方法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6 柏明国;;绿色供应商选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唐燕武;熊化平;;基于语言信息集结算子的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方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罗玲莉;潘俊;安志娴;邹文基;;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9 周荣喜;范福云;杨晓进;;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饮用水健康风险全面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鲁晓春;;基于信息熵的物流规划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孝鹏;龚亲华;李振宇;许甜甜;;中国古代决策思想与现代决策科学的融合与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异;魏法杰;;基于扩展的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群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春智;杨吉会;;炮兵抗登陆作战中的最优打击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资燕;;基于熵权和GIOWA算子的贵州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坚强;刘淘;;基于改进度和群体冲突度的不确定语言群决策方法[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丁叶;朱建军;朱宁宁;;基于灰区间语言的判断决策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里;朱建军;;基于一致性检验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灵敏度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景文;丁永生;;关键信息资产排序方法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亚玲;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约束网络路由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曾献辉;服饰智能适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4 孙中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建树;基于网格技术的军事虚拟物流资源优化组织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胡渭琦;移动互联网的位置管理和多接口合作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高忠红;孤岛区域开采冲击与突出危险性耦合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赖于树;基于FMAGDM理论的复杂设备故障诊断不确定推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俊任;基于相似度的模糊推理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小晶;基于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支持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森;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郝江锋;不确定语言判断矩阵的相对熵的群决策方法[D];安徽大学;2010年
5 徐凌;非线性二层规划的过滤信赖域算法与乘子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宇;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高娇蛟;我国快递企业航空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徐世萍;无线异构网络中具有预切换机制的垂直切换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力;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虚拟物流中心构建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宁荣;基于聚类算法的铁路集装箱区域运输网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星,张德龙;RBF网络基函数中心选取算法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王丹,杨晓春,王国仁,于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实现虚拟企业中的伙伴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李帅,郭亚军,易平涛,田厚平;基于模糊群决策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董文辉,巩亚东,王宛山;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化制造伙伴选择与优化[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李朝辉,邓贵仕,王谨;企业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6 戴勇;基于AHP的DEA分析基础上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伙伴选择[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7 汪贻生,王丰,姜大立,李志荣,尹彩云;虚拟物流组织伙伴选择与优化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4年06期
8 陆金伟,达庆利,Sweha S;一种选择虚拟企业伙伴的框架[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9 李芳,乞建勋,牛东晓;AHP法在虚拟物流中心伙伴选择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光军,王天然,于海斌;动态联盟盟员选择的决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何明升;郑时;;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突变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6期
2 申风平;肖伟;郭小花;;我国第三方物流交易的最优选择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8年04期
3 樊胜军;李会民;杰永胜;;层次分析法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初探[J];陕西建筑;2002年01期
4 肖伟;;西北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交易模式的选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21期
5 唐根年;韩方娟;陈多长;;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支撑面及其市场风险预警研究——基于Granger检验与突变模型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0年06期
6 廖旗平;;基于预期的股市泡沫度量模型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戚杰,周敬宣,陈云峰,李艳萍;可持续发展的突变评判法[J];新疆环境保护;2004年04期
8 王成勇;;结构突变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9 龙如银,陈红;基于突变理论的高产高效矿井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02期
10 罗慧英;南旭光;;突变理论在金融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金融;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凌文;黄梯云;胡运权;;商品价格突变模型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刘浪;王晓光;初军威;;突变级数法在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综合评价中的运用[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范群林;李桃;吴花平;;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软件公司外包服务供应商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材;第四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莫国刚;我国资本流动异常预警实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杨晋娟;基于突变理论的且末绿洲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张亮;受约束结构突变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D];天津大学;2007年
5 李科;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龚发金;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骐;基于突变理论的物流通道选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王娟;基于突变理论的火灾事故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璨;深圳港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滕敏;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6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17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