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一点质疑

发布时间:2017-12-17 18:17

  本文关键词: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一点质疑


  更多相关文章: 比较优势战略 产业政策


【摘要】: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以其逻辑的自洽性和对于中国改革前后历史的较强解释力,而对探讨中国的改革之路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本文在重读林毅夫有关比较优势战略论述的基础上,对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提出一点质疑:在其政策含义上,有可能误导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滞留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失去产业升级的机遇。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林毅夫等人指出,改革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在实行赶超战略下形成的中国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这种传统经济体制是由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内生的、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勇;浅谈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困境[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8期

2 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3 王军;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的误导[J];经济论坛;2005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放;王利;张金明;;政府干预技术标准化过程的原因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夏清华;;联盟企业的治理结构、吸收能力与弱势企业的学习[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3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4 李国范;赵增耀;;全球本地化·战略深植与共同控制(上)[J];财会通讯;2010年12期

5 李国范;赵增耀;;全球本地化·战略深植与共同控制(下)[J];财会通讯;2010年15期

6 孙早;王文;;国家特征、市场竞争与产业政策效率的决定[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7 王晓松;;产品工程化中的壁垒与陷阱——以“万燕VCD”现象为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7年00期

8 文丰;;阶段式创新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曹亮;汪海粟;陈硕颖;;论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二重性——兼论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10 程愚;孙建国;宋文文;岑希;;商业模式、营运效应与企业绩效——对生产技术创新和经营方法创新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韵江;刘立;;战略演进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一个典型案例的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生辉;;企业非突破性自主创新模式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钢;徐乾;;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企业自主创新[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显君;章博文;孟东晖;高歌;;后发国家创新政策与机制——来自中国四个产业的实证[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柯;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陷阱”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王金照;基于能值分析的陕西小麦、玉米、苹果、大枣比较优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蒋兵;装配型企业外部技术获取中技术知识转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江诗松;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追赶路径:所有权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7 海本禄;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友;我国饮料行业品牌竞争力弱化原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沈以楼;基于IPv6的多路并发流传输和分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1年

3 王一卉;江苏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4 姚秀花;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5 于江;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推进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汪玉兰;基于价值创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廖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比较优势现状及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丹青;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宋思远;企业组织能力与个人能力的关系及其构建[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杨波;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应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毅夫,蔡f ,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梅;领导活动的本质——制定和实施战略——读《领导战略论》[J];学术交流;1988年02期

2 张朋柱,刁石京;我国政府宏观决策任务的分类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3 徐德奎;领导干部应努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J];政工学刊;2002年03期

4 徐学军;生产战略研究评述[J];管理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5 戴昌钧,李金明;生产战略及其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刘翠香,蔡建波;领导者要培养战略思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301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301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