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段语言信息的集结模型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6 06:19
本文关键词: 多阶段信息集结 语言变量 双重信息 群决策 优化模型 出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多阶段决策是静态决策工作在时间维度的拓展和延伸,主要面向时间跨度较长或阶段特征较为明显的决策问题,例如工程项目建设、五年规划经济发展效果、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等。由于决策对象的绩效表现具有一定的动态演化特征,需要综合考虑多个阶段的评价信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决策结果。由于决策环境的多样性、决策对象的复杂性和决策主体的有限理性,评价方案的绩效,尤其是在定性指标下的表现,往往难以用准确数值进行描述。语言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决策者的思维习惯和逻辑判断,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很多决策问题之中。多阶段决策问题通常时间跨度较长,可能包含多源多类别的异构信息,且这些多源异构信息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现有多阶段多源异构语言信息集结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针对语言信息决策和多阶段决策问题的交叉领域,研究多阶段语言信息的集结方法,为语言信息下的多阶段决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研究思路,针对不同情形下语言信息多阶段集结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研究了基于Orness测度和决策信息的多阶段语言信息集结方法。结合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分析框架,研究候选方案各阶段表现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Orness测度反映专家对阶段权重的主观偏好,并以阶段稳定发展为导向驱动,构建规划模型以确定阶段权重,通过阶段权重集结方案的多阶段综合绩效;构建方案绩效贴近度范围的估算模型,解决不确定语言信息集结方法中可能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对方案序约束下的Orness参数范围进行估算,以挖掘其不同取值及变动范围对方案排序选优结果的影响,为决策专家确定阶段主观偏好和Orness参数提供理论支持。(2)提出了一类基于前景理论的多阶段随机语言决策方法。在专家主观阶段偏好未知的情形下,分析动态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风险态度,结合前景理论的思想研究方案的阶段发展特征,设计了一类动态参考点的确定方法;以方案前景值最大为目标设计规划模型,确定各阶段准则权重,并根据参考点动态特征测算不同阶段下候选方案的综合前景值;设计方案综合前景值的范围估算规划模型,研究决策风险对评价结果的影响。(3)研究了基于双重语言信息融合的多阶段决策问题。针对同时含有决策依据信息和专家偏好信息等双重结构语言信息多阶段决策问题,寻求双重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转换规则,提出了导出偏好矩阵的转换方法;探寻决策语言信息的动态演化特征,以决策依据信息的导出偏好矩阵和专家语言判断矩阵之间差异最小为目标,构建规划模型群,逐步测算各阶段时间权重和属性权重;分析决策者对于双重信息的偏好程度水平,综合决策依据信息和专家主观判断结果,通过阶段权重集结各阶段评价信息,进而实现候选方案的优选决策。(4)提出了一类基于专家偏好交互修正的多阶段双重语言信息的群体决策方法。针对综合考虑专家偏好信息和决策依据信息的多阶段群体决策问题,设计专家综合偏好矩阵以反映双重语言信息的综合效果;测算专家判断矩阵和综合偏好矩阵之间的偏离度,构建一类目标规划模型以辨别不满足阈值要求的弱有效性专家;将专家意见描述为一类多维空间向量,研究弱有效专家意见的修正方向并测算最优移动步长;针对修正后均满足阈值要求的专家意见,分析群体意见综合离差程度与阶段权重之间关系,以阶段权重差异最小为为目标构建规划模型以测算阶段权重,并集结方案的阶段表现,根据方案的全周期绩效确定方案的优劣排序。(5)研究双重语言信息下大规模群体意见聚类方法,以群体聚类结果为基础研究多阶段语言信息集结问题。测算双重异构信息下专家意见间的相似关系,并定义双重信息下聚类结果的一致性测度和非一致性测度指标,构建规划模型以确定属性权重,确保双重信息下的聚类结果冲突最小;测算专家双重信息融合度,以此为导向设置类内和类间权重,集结获得各阶段双重信息下的群体意见;以阶段双重信息融合度为基础设置阶段权重,集结方案各阶段绩效,对候选方案进行优选决策。(6)长三角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的多阶段语言信息评价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及基本要素,有针对性地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广泛调研长三角三省市在“十一五”期间社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为专家评价提供依据。分别在决策依据信息和双重信息两种情形下评估长三角三省市在“十一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实现了本文方法和模型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Abstract]:Multi - stage decision - making is the ex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static decision - making work in the time dimension ,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cision - making problem with longer time - span or stage characteristics ,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 the effect of five - year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evalu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projects . ( 2 ) A kind of multi - stage stochastic languag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foreground theory is put forward . ( 5 ) To study the clustering method of large - scale group opinions under the double - language information , and to study the cluster problem of multi - stage languag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of cluster clustering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2 姜艳萍;邢艳楠;;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郭亚军;王春震;张发明;邹家兴;;一种基于部分样本类别判定的聚类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4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基于区间数的多指标灰靶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8期
5 张晓;樊治平;;一种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多指标多标度大群体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10年02期
6 谢科进;现代企业信用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7 张维,李玉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8 王俊英;李德华;吴士泓;;决策关联分析下的专家权重自适应调整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3期
9 王洪利,冯玉强;基于云模型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5年06期
10 徐泽水;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交互式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英杰;我国征信体系中失信惩戒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49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