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决策中模糊偏好集结的软技术
本文选题:群决策 + 软技术 ; 参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摘要】:本文在作者文献[7]的基础上,集中探讨模糊语言偏好下群体决策的间接求解软技术.首先给出两个模糊集间的符合度及其熵等概念,并采用这两种方法构造模糊语言偏好集结的软技术.接下去应用模糊期望和模糊语言多数的技术,给出群体决策间接解的生成技术;最后给出实例计算说明.该模型主要特点是以熵作准则,以符合度作为尺度,,形成群决策的间接求解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author's reference [7],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direct solving soft techniqu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fuzzy linguistic preference. Firstly, the concepts of coincidence degree and entropy between two fuzzy sets are given, and the soft technique of fuzzy language preference aggregation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se two methods. Then,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fuzzy expectation and fuzzy language majority, the generation technology of indirect solution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given, and the example calculation is give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el is that the entropy is used as the criterion and the degree of conformity as the scale to form an indirect solution method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作者单位】: 南昌陆军学院数学教研室
【分类号】:O159,O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应平;基于语言偏好的群体决策的软解法[J];系统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应平;基于模糊语言群体决策的一致性协调技术[J];系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超;信息不完全的群体语言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戚筱雯;不同粒度语言表达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寒波;基于直觉语言信息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益凡;基于模糊集和随机统计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玲;;连续模糊数OWA算子在物流选址中的运用[J];大学数学;2011年03期
2 高太光;陈培友;;基于粗糙集和群决策的配煤中心选址模型[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李礼;王立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专家群体判断一致性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琳;刘雅奇;李双刚;;一种群决策专家客观权重确定的改进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1年04期
5 李修飞;葛继平;黄学文;;基于模糊层次群熵的订单重要度评价[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陈俊良;刘新建;陈超;;基于语言决策矩阵的专家客观权重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6期
7 张兆翔;王俊;;论安德烈·高兹的技术观[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8 李国;龚志辉;许宁;张一平;王勃;靳克强;;自适应遗传优化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J];遥感信息;2011年04期
9 李香花;王孟钧;张彦春;;模糊多维偏好群决策的BO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0 刘炜;王浩;方宝富;;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的救援仿真机器人决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道武;汤书昆;;合作联盟群决策的德尔非法进化博弃论新解读[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苏波;王浣尘;;群决策系统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4 方然;;多准则群决策问题群体理性的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王仁超;林润辉;顾培亮;;一种基于期望满意的群决策方法[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荣莉莉;辛杨;;专家支持度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胡应平;;运用模糊熵构建协调模型[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刘心报;叶强;杨善林;;基于群决策的供应链敏捷度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徐宣国;李向阳;王军;;客户订单解耦点定位中的冲突消解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齐思刚;;基于模糊熵的模糊数运算[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软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2年
2 蔡戈;第5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落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朱茜 张莉;软技术展:药交会上“粉墨登场”[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王力;微软技术大会之非专业看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王力;打开未来视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记者 王峻;微软技术“两会”助力IT业释放商业潜力[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7 宗文雯;助跑就业“最后一公里”[N];苏州日报;2008年
8 方正;微软技术“两会”展示Windows蓝图[N];网络世界;2007年
9 于友华;影响中医技术发展的历史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吴加录;微软技术节演绎“中国创新”[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心报;GDSS环境下的群体推理方法及群体层次分析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2 高长元;基于Internet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颜亮;软技术概念、作用机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金英伟;在模糊不完全定义下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阮爱清;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成长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孙洁;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智能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东风;基于Vague集的移动商务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建明;多目标模糊识别优化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崔勇;产品设计的模糊质量功能配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元义;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成建萍;基于群决策的DEA模型及其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邢哲;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吴祺斌;基于OIL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黄深泽;群决策理论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孙巍巍;基于多指标群决策理论的股票预测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8 白雪;基于模糊优化的模糊熵理论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婷婷;基于Web GIS的作物布局群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途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27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92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