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
本文选题:决策分析 + 二元语义判断矩阵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摘要】:二元语义分析方法是关于语言信息集结的新方法,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语言的运算,并且可以避免在语言信息的集结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对二元语义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关于二元语义比较的规则;然后在给出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及其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等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关于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分析了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算例.
[Abstract]:The method of binary semantic analysis is a new method about languag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It can perform language operations conveniently and avoid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inaccuracy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The consistency of binary semantic judgment matrix is studied. Firstly, the concept of binary semantics is described, and the rules of binary semantic comparison are given,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giving binary semantic judgment matrix and its additive consistency and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In this paper, several methods for judging additive consistency and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of binary semantic judgment matrix are propo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ditive consistency and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is analyz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01008)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41019)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JCLL-01-05)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艳萍,樊治平;具有语言信息的多指标群体综合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2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2期
3 陈岩,樊治平;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相关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雄,陈庆发,许名标;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爆破方案优化选择中的应用[J];爆破;2004年04期
2 王宁;赵桂亮;;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项目团队人员选聘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3 方先明,唐德善;一类方案评价模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吕跃进,覃柏英,王玉燕;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逼迫和调整的一种新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罗均平;于伟;李冬岩;翟永庆;;语言判断矩阵在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权重中的应用[J];电光与控制;2006年01期
6 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周锋,凡元芳;滇黔桂地区海相地层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2期
7 鲜思东;何先刚;彭作祥;潘显兵;;基于模糊数学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8 宋天田;薛继洪;;TBM与常规法隧道施工方案选择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9 樊治平,姜艳萍;模糊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研究的综述[J];系统工程;2001年05期
10 宋光兴,杨德礼;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福均;吴祈宗;;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研究[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春梅;卢兆明;郑惠怡;;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估的不确定型群组决策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吉军;刘先涛;;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三种排序方法比较研究[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顾亭亭;赵曾贻;;群组决策中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问题[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孔峰;乞建勋;刘鸿雁;;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改进夹角度量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王继彬;李甜甜;;一种模糊判断矩阵满意 一致性判定的新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智刚;李继乾;赵成元;;语言判断矩阵解决决策问题的新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艳梅;赵希男;;一种改进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方法[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黄静莉;王常明;王钢城;张成杰;;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冰湖溃决危险度划分中的应用——以西藏自治区洛扎县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陶余会;刘家才;张吉军;;如何构造模糊层次分析法中模糊一致判断矩阵[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陈彦如;ITS指挥系统的满意优化理论及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潘晓勇;三维环境下产品拆卸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王淑旺;基于回收元的回收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刘丽兰;制造网格及其基于QoS的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7 李霞;教育管理系统中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曾顺鹏;高含水后期油藏改建储气库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唐学文;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范剑锋;桥梁健康状态的智能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阳;层次分析法中指数型标度与保序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2 潘春霞;家电产品回收工艺路径评价及优化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陈国林;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4 熊海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冯新岗;网络化制造资源选择与评估[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窦月芹;淮河淮南段水质评价及总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魏红杰;新油局一服公司井下作业服务质量的分析评价及改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8 职承杰;房地产业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新海;中国网通住宅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陆音;股票期权激励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洪燕,樊治平;一种基于二元语义的多指标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3 樊治平,姜艳萍,肖四汉;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性质[J];控制与决策;2001年01期
4 肖四汉,樊治平,王梦光;群决策中两类偏好信息——AHP判断矩阵和模糊偏好关系矩阵的一致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5 姚敏,黄燕君;模糊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6 樊治平,肖四汉;基于自然语言符号表示的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天慧;刘彩娜;高美丽;;一种基于Cook-Seiford函数的序区间群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瑞萍;吴祈宗;;影像图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吉军;;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概率区间型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顾昌耀;王建;;多目标风险仿真决策分析[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张晓唏;华薇;;效用关联分析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冯俊文;;多目标随机决策问题模型研究[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彩庆;解永乐;;指标体系的优化与权重的确定[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应竹青;;布白艺术在AHP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杰;;多级组织结构的决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程明熙;;群决策准则的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张吉军;王云龙;;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献民;重视企业管理技能开发[N];经理日报;2003年
2 陈子昂;李庆琦:如何利用统计数字科学决策[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赵志耘;推动我国科学决策的四大关键问题[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春红;客观识别个性优势特征方法及其在决策分析中拓广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陈静;基于GIS的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防灾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蒋朝哲;粗糙集理论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谈晓洁;基于知识的交通拥堵疏导决策方法及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张建林;快速战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春芳;序方法与多属性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郭凯红;群决策环境下不确定信息集成规则与决策要素获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9 彭煜;基于多目标规划的DEA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冯博;基于协同网络信息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暴俊杰;基于结构性需求冲突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童建军;证据理论及其在决策评价中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李远飞;决策分析和评价算法的在线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乐;动态决策建模理论的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梦玲;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模式探讨[D];东南大学;2006年
6 卢英;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7 黄智力;基于三角模糊数型群体多属性决策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刘伟团;委托—代理下的不确定性决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史加荣;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准则决策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林;基于Agent的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3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06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