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周恩来的领导艺术
[Abstract]:On Zhou Enlai's leadership Art-Feng Yikun Zhou Enlai is a statesman, diplomat, strategist and thinker admired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It is also the core of his leading art. Around this core, his leadership art show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respecting practice, seeking truth and pragmatism, Zhou Enlai has always followed in his thoughts and actions throughout his life.
【作者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分类号】:C9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志;;试论周恩来的领导艺术[J];南方论刊;1998年02期
2 屈贞;;周恩来领导艺术探微[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4期
3 宿忠显;周恩来的领导艺术[J];党史博采;2001年02期
4 刘焱;论周恩来的风格和领导艺术[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张永安;;周恩来的领导魅力[J];经营管理者;2010年06期
6 陈土光;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实践典范——从两弹工程看周恩来的领导艺术[J];新东方;2003年12期
7 李林达;周恩来领导艺术研究述评[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03期
8 马永光;《企业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教学方法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1997年03期
9 朱强;周恩来的领导艺术与风格[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S2期
10 侯定和;关于领导艺术的几个基本问题(五)[J];煤炭经济研究;199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世昕;;周恩来的政府管理思想与领导艺术[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丹耕;;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成静;柳宏为;;略谈周恩来对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畅培;;周恩来与郭沫若[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5 刘玉国;;周恩来与我党早期的外事工作[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曹晋杰;;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重大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磊;;周恩来对建军的历史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宁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民主的国家——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A];铁流20——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70周年、缅怀皖南事变死难烈士[C];2012年
9 常浩如;;周恩来在红军长征中的特殊地位及非凡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燕勇;;延伸传美教育 拓展德育特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N];甘肃日报;2001年
2 于青;徒步探访周恩来足迹[N];人民日报;2007年
3 梁粱;《周恩来自述》 披露的历史真相[N];北京日报;2002年
4 金建明;香港:周恩来和邓小平早期革命的“驿站”[N];团结报;2000年
5 郭德宏;评《周恩来在1927年至1935年》[N];学习时报;2006年
6 东方白;书写“我们的”周恩来[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仲呈祥;伟人风范 流芳百世[N];人民日报;2008年
8 张颖;发挥革命历史剧的教育作用[N];人民日报;2008年
9 童陆生;为周恩来同志绘图[N];中国测绘报;2001年
10 曲晨;周恩来亲自处理的一桩国共纠纷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毓航;领导艺术的审美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春玲;中美大使级会谈研究(1955-195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扬勇;建设新中国的蓝图[D];复旦大学;2009年
6 金朝晖;中国政府解决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研究(1949-1971)[D];浙江大学;2006年
7 唐洲雁;毛泽东的美国观[D];复旦大学;2006年
8 詹欣;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军事的评估(1947—197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衡朝阳;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梅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艳;周恩来,,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D];外交学院;2001年
2 张华;周恩来决策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翟新明;周恩来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严开旺;论周恩来的行政管理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凤雪群;论建国前周恩来对我党外交政策的探索[D];湘潭大学;2004年
6 秦筱萌;周恩来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理;周恩来人生观价值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卫井;论林肯的领导艺术[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俊雄;论公共部门领导者的领导艺术[D];云南大学;2010年
10 王秋香;周恩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及理论贡献[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20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22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