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决策中基于语言信息处理的一种理想点法
[Abstract]:An ideal point method based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ulti-index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natural language evaluation information. In this method, the LWD operator and the LOWA operator, which are new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re used to deal with and calculate the natural language symbols. By calc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each schem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deal points, the optimal scheme is finally determined. The scheme is closest to the positive ideal point and far away from the negative ideal point.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 0 710 0 4)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 0 2 0 12 )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治平,肖四汉;有时序多指标决策的理想矩阵法[J];系统工程;1993年01期
2 方卫国,周泓;逼近群体理想点的多目标群体决策算法[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3 高峰记,黄咏芳,任晓燕;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点贴近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4 邱菀华;多人多标准决策的理想解[J];中国管理科学;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韩朝;动态多指标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2 汪贻生;李著信;关宇;邓韧;;基于用户评价信息的动态综合评价——一种协同设计主体资源的评选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刘金福,洪伟,何宗明,吴承祯;应用集对分析法优选杉木复合经营模式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樊治平,肖四汉;一类动态多指标决策问题的关联分析法[J];系统工程;1995年01期
5 史晓新,夏军;时序多目标决策的灰色系统优选理论模型[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6 叶飞,孙东川;序时多指标决策的夹角模糊优选法[J];工业工程;2000年03期
7 王华;赵黎明;李勇;;基于信息熵的工程项目组织的创新决策[J];工业工程;2007年04期
8 王国平;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有时序多目标决策方法[J];干旱环境监测;1996年04期
9 杨国颖;杨颖利;刘建清;;基于手机套餐方案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查金茂;灰色动态综合评判模型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3 廖貅武;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孟秀丽;面向机床产品的协同设计支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杨辉;大庆油田人力资源评价与油气资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王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龚本刚;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陈增明;群决策环境下证据理论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健;尹洁林;;基于多粒度二元语义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项目立项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2 高岩;周德群;章玲;刘晨琛;;模糊语言群决策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4期
3 曹杰;于小兵;朱晓东;;企业信息化软件产品选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6期
4 李晓冰;徐扬;邱小平;;不同语言值集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2期
5 李玉民;;基于主客观赋权和TOPSIS的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评价[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6 王丽娜;朱卫东;;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久;成跃;李立军;陶灵娟;;某新型指控系统效能综合评估的模糊理想点法[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黄景文;丁永生;;关键信息资产排序方法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3 路彦茹;孙志强;;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在药品生产企业制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4 路彦茹;;用理想点法多目标决策理论评价头孢羟氨苄片质量[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5 刘德学;樊治平;张昕光;鞠芳辉;;一种区域风险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宋光兴;邹平;;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思想和理想点法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吕永成;彭本红;;基于核心能力的动态联盟伙伴识别与评价[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孔峰;刘鸿雁;;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理想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高阳;周向红;;基于模糊积分的多语言标度信息集结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孟利民;周凯;华惊宇;沈鑫宇;吴一帆;;基于理想点算法的MANET网络QoS路由优化模型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刘军 通讯员 郭秀文 陈超;辽河选定73个潜力区块[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洁;高校院系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丁勇;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迎超;山岭隧道塌方机制及防灾方法[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鸣雁;水资源问题的多准则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徐慧;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周慧娟;铁路应急管理中的预案管理与资源配置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夏春艳;核电厂主控室人机界面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高学英;大规模应急救援资源布局与调度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赵慧;基于二源数据的城市路网动态OD估计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勋;多目标最优化的解及解法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2 朱宁宁;基于语言评价值的群集结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孙涛;基于熵值法和改进的理想点法的建设项目多目标综合优化[D];重庆大学;2010年
4 时遇辉;湘潭钢铁公司线材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郭朝阳;基于Kuhn-Tucker条件的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海潮;跨流域调水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董扬琴;多目标决策的群体意见共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沙乃兵;包装评价关键技术及其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金伟;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交互式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杨婷;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2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34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