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1:24

  本文关键词: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群体决策是决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人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许多问题已无法由个体进行决策,必须依靠群体的智慧才可能完成。因此,近年来对群体决策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决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尽管多年来人们在群体决策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群体决策具有问题复杂、决策者多、问题处理非结构化、处理方法集成化以及方案的不可实验性等特点,使得群体决策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群体决策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丰富。 由于群体决策的特点,其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群体决策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对专家判断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序关系的分析给出了构造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在决策与评价领域中的简单、实用方法——G1法。 (2)应用G1法对有新方案导入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导入前方案权重与导入后方案权重之间准确的数量关系。 (3)研究基于G1法的群体决策集结方法,讨论了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对几个特例进行了分析。 (4)介绍了区间数的概念、运算法则和区间数决策的一般数学描述。研究了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方案区间权重的确定方法。 (5)研究了具有区间数偏好信息的群体决策集结方法,应用最小离差分析方法 确定决策者的偏好判断,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集结方法。分析了不同组织方式对群体决策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群体决策 G1法 一致性 判断矩阵 区间数 标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32
  • 1.1 群体决策概论12-17
  • 1.1.1 群体决策的概念12-13
  • 1.1.2 群体决策的基本假设13-14
  • 1.1.3 群体决策研究的特点14-15
  • 1.1.4 群体决策研究的分类15-17
  • 1.2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17-23
  • 1.2.1 群体决策历史回顾17-19
  • 1.2.2 群体决策的理论研究19-23
  • 1.3 群体决策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23-29
  • 1.3.1 个体判断的一致性问题23-24
  • 1.3.2 新方案导入后的保序性问题24-25
  • 1.3.3 群体决策的偏好集结问题25-28
  • 1.3.4 关于标度的选择问题28-29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29-31
  • 1.4.1 问题的提出29-30
  • 1.4.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30-31
  • 1.5 研究路径31-32
  • 第二章 专家判断的一致性分析32-45
  • 2.1 基础知识32-36
  • 2.1.1 判断矩阵的性质32-33
  • 2.1.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33-35
  • 2.1.3 判断矩阵的求解35-36
  • 2.1.4 判断矩阵的标度36
  • 2.2 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36-42
  • 2.2.1 一致性判断矩阵构造的序关系分析法37-40
  • 2.2.2 求权重的方法40
  • 2.2.3 算例40-42
  • 2.3 一种简单实用的决策方法-G1 法42-44
  • 2.3.1 确定序关系42-43
  • 2.3.2 给出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比值判断43
  • 2.3.3 权重系数的计算43-44
  • 2.3.4 G1 法的特点44
  • 2.4 本章小结44-45
  • 第三章 基于G1 法的新方案导入问题研究45-53
  • 3.1 G1 法中导入新方案问题的分析45-51
  • 3.1.1 导入一个新方案的情况46-47
  • 3.1.2 导入一组新方案的情况47-51
  • 3.2 算例51-52
  • 3.3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基于G1 法的群体决策集结分析53-61
  • 4.1 基本概念53-56
  • 4.1.1 方案与决策个体53-54
  • 4.1.2 决策个体偏好54-55
  • 4.1.3 个体选择55-56
  • 4.1.4 偏好断面56
  • 4.2 基于G1 法的群体决策集结分析56-58
  • 4.2.1 集结方法56-57
  • 4.2.2 专家权重的确定方法57-58
  • 4.3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58-59
  • 4.4 算例59-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第五章 区间数与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61-72
  • 5.1 区间数及其运算与性质61-64
  • 5.1.1 区间数及其运算61-62
  • 5.1.2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概念62-64
  • 5.2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64-70
  • 5.2.1 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64-66
  • 5.2.2 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调整66-67
  • 5.2.3 区间数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求解[179]67-70
  • 5.3 算例70-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第六章 具有区间赋值特征的群体决策方法研究72-81
  • 6.1 区间赋值知识基础72-73
  • 6.2 确定风险因子的最小离差平方和定值法73-74
  • 6.3 群体决策组织过程对风险因子影响的讨论74-76
  • 6.4 G1 法在具有区间赋值特征的群体决策中的应用76-78
  • 6.4.1 决策方法76
  • 6.4.2 算例76-78
  • 6.5 对完全区间赋值问题的讨论78-80
  • 6.5.1 方案权重的群体确定方法78-79
  • 6.5.2 算例79-80
  • 6.6 本章小结80-81
  • 第七章 标度选择对群体决策影响的研究81-94
  • 7.1 标度及标度的分类81-84
  • 7.1.1 第一类“互反型”标度82-83
  • 7.1.2 第二类“互补型”标度83-84
  • 7.2 自然语言的数字描述84-85
  • 7.3 标度选择对群体决策的影响85-89
  • 7.4 标度构建的原则分析89-92
  • 7.4.1 客观合理性原则90-91
  • 7.4.2 传递一致性原则91-92
  • 7.5 指数标度的简单评价及设计92-93
  • 7.6 本章小结93-94
  • 第八章 群体决策的一个实际案例94-102
  • 8.1 案例背景94-95
  • 8.2 评价指标的选择95-96
  • 8.3 时序动态评价方法96-98
  • 8.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98-100
  • 8.4.1 主观权重的确定方法98
  • 8.4.2 客观权重的确定方法98-99
  • 8.4.3 综合权重99-100
  • 8.5 指标值的确定100
  • 8.6 对供应商的评价100-101
  • 8.7 本章小结101-102
  • 第九章 结束语102-105
  • 9.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102-103
  • 9.2 几点不足103
  • 9.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103-105
  • 参考文献105-121
  • 致谢121-12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122-123
  • 作者简介12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继红;付肖燕;赵玉新;;感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改进[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仲崇峰;潘荣翠;;基于群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5期

3 朱传宝;;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8期

4 王忠义;李纲;;企业隐性知识测评指标及其权重计算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5 王佳;;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向明;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山地型旅游区生态健康诊断与调控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丽娜;广州地铁建工钢材采购模式决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戴广超;公路运输客货运站(场)节能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张艳艳;群体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4 胡宏宇;基于不完全信息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张宝华;基于群体偏好的语义服务匹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勇刚;烤烟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彩娜;具有不确定偏好序信息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申峰;基于ELECTRE-Ⅲ算法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9 邓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卓越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丹;综合集成研讨厅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7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