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预测模型时间要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组合预测模型时间要素研究
【摘要】:为了分析时间因素对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基于对长期内各预测方法预测精度稳定性的考虑,借鉴一维AR(p)模型建模思路,提出了基于时间因素的组合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实例验证表明:相对于单个预测方法,考虑时间因素的组合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且样本时间跨度越长,预测精度也越高。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经管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组合预测 时间要素 AR(p)模型 精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5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D630052)
【分类号】:C934
【正文快照】: 0引言相对于单个预测方法而言,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往往更高。很多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出了很多较为有益的结论。目前,对组合运用模型,较多地是采用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法,权函数逼近系数与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方法,自适应组合预测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卫贵武,姚恒申,刘正龙;多维AR(p)与指数平滑组合预测算法的研究及应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鄂加强;王耀南;龚金科;李春生;;一种新的非线性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4期
3 周传世,罗国民;加权几何平均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年03期
4 张朝玉;多维AR序列的最小二乘建模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友;基于L_1范数的加权几何平均组合预测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刘娣;薄煜明;邹卫军;;基于时间序列的GPS误差建模及单点定位精度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06期
3 吕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施闻明;朱琪;;惯导系统动态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7年05期
5 严勇;杨必胜;王颖;;基于PPLN的时序数据组合预测模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3期
6 陈华友,刘春林;基于L_1范数的加权几何平均组合预测模型的性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徐文彬;常晋义;;基于PCA与ARX的应用服务器健康模型[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年01期
8 孙广强;姚建刚;谢宇翔;卜虎正;;基于新鲜度函数和预测有效度的模糊自适应变权重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J];电网技术;2009年09期
9 赵仲荣;袁树才;张立群;;建筑物差异沉降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报[J];工程勘察;2010年01期
10 陈华友,盛昭瀚;一类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新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少文;黄河流域天然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及其预测[D];四川大学;2005年
2 万星;水电科学中若干新方法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闫滨;大坝安全监控及评价的智能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孙李红;基于组合预测方法的舰船纵摇运动预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干琼;SV因子分析框架下的农产品市场短期预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孙晓亮;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评价和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左红艳;地下金属矿山开采安全机理辨析及灾害智能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时间序列异常值探测的Bayes方法及其在GPS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晨;斜拉索风振下的振动响应与控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琼;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应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何勇兵;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5 吴载斌;统计预测方法综合研究与计算机实现[D];暨南大学;2003年
6 卫贵武;AR(p)模型的估计理论及其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童蕾;地震灾害及决策的灰色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韦斌;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黄河大坝可视化安全监测系统[D];山东大学;2005年
9 程玲华;一类基于相关性指标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D];安徽大学;2006年
10 王殿元;企业自备铁路车辆部件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的开发[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朝玉;卡尔曼滤波在多维AR序列建模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年02期
2 邵义元;AR(p)与指数平滑组合预测算法[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卫贵武,姚恒申;多维AR(p)模型的估计理论及应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唐小我;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2年01期
5 张朝玉;多维AR序列的最小二乘建模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文新辉, 牛明洁;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12期
7 张国平;B—G组合预测理论剖析[J];预测;1988年05期
8 董景荣,杨秀苔,段虞荣;模糊神经网络在龙滩库周区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预测;1998年04期
9 梅炽,姚俊峰,胡军,石明,赵伟;粗铜冶炼中铜锍品位的动态预测模式—AR(p)与指数平滑最优组合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宁;;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组合预测模型[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2 朱晓曦;张潜;;基于Shapley值的组合预测方法在福建省农业总产值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3 丁娟娟;崔媛媛;;组合预测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J];学术交流;2006年09期
4 赵卫艳;谷雪松;;线性回归模型在货运量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5 范建刚;朱红楠;;陕西粮食供求的组合预测与平衡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周慧;王晓光;李新战;;不等时距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1期
7 张伟;;基于EM的贝叶斯模型平均组合预测及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3期
8 赖红松;;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耕地保有量组合预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9 姜明辉;袁绪川;;GA改进的统计组合模型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韦尧兵;杨帅;雷春丽;;产品需求预测及其建模技术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秀生;陈华友;王宇;姚梦杰;;基于最大误差绝对值最小化的多目标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永开;唐小我;;组合预测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谢如贤;成盛超;程仕军;陈思华;;变结构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4 吴长山;;灰色—马尔柯夫组合预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黄晓强;何玉敖;;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振动结构响应预测[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曾勇;唐小我;;无偏组合预测的贝叶斯模型及其分析[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刘茂余;于丽英;;一种组合预测新方法的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姜明辉;解晓璐;;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及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成枢;刘国林;高放;;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邹昊飞;夏国平;杨涵;;基于GMDH的BP组合预测模型[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浙江证券研究所 吕小萍;电子商务:春天是否已到来?[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张乔妹 余郁;江门供电勾勒营销“微笑曲线”[N];中国电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昌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毛李帆;电网规划中长期负荷预测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孙喜梅;城市路网实时动态交通信息的组合预测模型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2年
4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5 黄少杰;我国就业问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学清;风电预测、协同调度及电网电压安全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詹蓉;面向即时顾客化定制的个性化需求预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卢芸;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关键问题与方法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9 姜明辉;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韩爽;风电场功率短期预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鸿;我国航运企业物流战略联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家樾;组合预测方法在汇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李明理;高速公路交通量生成机理与预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金翠;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0年
5 洪峻;镇江港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孙威;组合汇率预测方法在人民币/美元汇率预测上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7 赵海英;闽清县建设用地的组合预测模型[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甘霖;组合预测模型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9 伊瑞;电力负荷预测中的数学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姚萌;网络流量组合预测模型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5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85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