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射软集合的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射软集合的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城市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物流是城市的血脉。城市物流是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的重要环节,它在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正是通过它的运作,城市的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得以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了资源的科学分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城市物流的质和量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技术创新、综合服务以及成本集约化,传统的高污染、低效率物流发展模式终将被摒弃。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城市物流绩效,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经济、安全的城市物流系统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物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本文以提高城市物流绩效为目的,以城市物流相关理论和软集合理论为基础,以双射软集合为研究方法,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将这种思路贯穿全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础理论研究。分别对城市物流和软集合理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其发展脉络,掌握其发展现状,将前人成果与自我思考相结合,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以及寻找创新突破口;(2)城市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城市物流系统的剖析,分析城市物流绩效与经济基础、流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环境、物流环保等五方面的关系,并以这五个维度为基础,构建覆盖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案例分析。本文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全国物流城市为研究样本,从各城市统计年鉴等渠道客观获取各样本原始数据,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软集合语言化处理,再引入双射软集合理论进行模型构建,通过对双射软集合决策系统中各子集依赖度的计算,最终得出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基础、流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环境四个方面是目前影响城市物流绩效的主要因素,城市物流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第二,目前城市物流在环保方面的建设不够理想,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城市物流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双射软集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11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2-14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4
- 2.1 引言14
- 2.2 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14-19
- 2.2.1 评价思想与视角14-15
- 2.2.2 评价方法15-17
- 2.2.3 评价指标17-19
- 2.3 软集合理论研究现状19-21
- 2.3.1 软集合的基础与拓展19-20
- 2.3.2 软集合的参数约减20-21
- 2.3.3 软集合的应用21
- 2.4 文献综合评述21-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24-37
- 3.1 总体思路24-25
- 3.2.构建原则25-26
- 3.3 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34
- 3.3.1 经济基础27-28
- 3.3.2 流通能力28-29
- 3.3.3 基础设施建设29-30
- 3.3.4 产业环境30-32
- 3.3.5 物流环保32-34
- 3.4 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34-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37-46
- 4.1 评价方法的介绍37-40
- 4.2 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40-42
- 4.3 评价方法的选择42-43
- 4.4 双射软集合相关理论在城市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43-45
- 4.4.1 软集合的相关理论43
- 4.4.2 双射软集合的相关理论43-45
- 4.4.3 评价步骤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46-59
- 5.1 案例分析的主要思路46-47
- 5.2 样本城市的选择47-48
- 5.3 基于双射软集合的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模型48-57
- 5.3.1 基础数据的获取48-49
- 5.3.2 标准化处理49-51
- 5.3.3 聚类分析51-53
- 5.3.4 软集合语言化处理53-54
- 5.3.5 模型计算过程54-56
- 5.3.6 评价结果分析56-57
- 5.4 对城市物流未来发展的建议57-5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9-61
- 6.1 结论59-60
- 6.2 展望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明;邓倩;;物流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2005年10期
2 殷裕品;;小城镇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J];商场现代化;2006年03期
3 李占廷;;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4 汪利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8期
5 甘红云,杨家其,蒋惠园;物流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集装箱化;2002年10期
6 满孜孜;关于物流绩效评价的理论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兰振东;;采购物流绩效评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6期
8 张颖敏;朱福良;刘海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6年11期
9 王霄宁;;面向应用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一个理论梳理框架[J];探索;2007年04期
10 吴义生;欧邦才;朱柏青;;基于模糊图论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耗时模型[J];物流科技;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雅璨;汝宜红;周晓磊;施雯聪;;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文静;;物流绩效平衡记分卡:提升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物流绩效评价模式[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文静;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吴义生;面向制造型企业的物流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李孟涛;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邓延伟;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YS公司物流绩效评价及改进措施[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东蕾;绿色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邓龙;基于双射软集合的城市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邵颖;丹东奥康电子设备厂物流绩效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5 肖富民;柳州市汽车制造业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周戈文;构建立体物流绩效评价体系[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田志凌;制药企业综合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小飞;合肥荣事达三洋公司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迅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苏海霞;汽车制造业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与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7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108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