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西客运专线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本文关键词:郑西客运专线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施工工艺 郑西客专
【摘要】: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而采用无砟轨道技术的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修建的时速350 km、采用无砟轨道技术的高速铁路。高行车速度对无砟轨道施工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客运专线平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和设计时速350 km目标的实现。本论文以郑西客运专线具有代表性的区段为依托,基于国外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结合国内无砟轨道发展现状,从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控制CPIII精测网建立,路基段水硬性砼支承层施工,桥上底座施工及道床板施工、轨枕安装施工工艺等方面,综合分析、研讨了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工具轨法施工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无砟轨道高性能砼的配比设计,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和养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I线无轨运输和II有轨运输的物流组织方式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再创新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施工工艺 郑西客专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213.2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引言8-9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9-13
- 1.2.1 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9
- 1.2.2 国内外无砟轨道的结构及应用情况9-10
- 1.2.3 我国无砟轨道的历史及发展现状10-13
- 第二章 工程背景13-20
- 2.1 工程概述13
- 2.2 气候条件13-14
- 2.3 无砟轨道设计概况14-20
- 2.3.1 系统结构和结构特点14
- 2.3.2 路基段设计情况14-16
- 2.3.3 桥梁段设计情况16-18
- 2.3.4 隧道段设计情况18-19
- 2.3.5 过渡段设计情况19-20
- 第三章 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20-36
- 3.1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20-22
- 3.2 CPIII网布设22-24
- 3.2.1 路基上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22
- 3.2.2 桥上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22
- 3.2.3 隧道内基桩控制网(CPIII)的布设22
- 3.2.4 基桩控制网(CPIII)平面测设22-23
- 3.2.5 CPIII基桩网与CPI/CPII平面控制网的衔接测量23-24
- 3.2.6 CPIII点号编制原则24
- 3.3 无砟轨道支撑层施工工艺24-26
- 3.3.1 路基上支承层施工24-25
- 3.3.2 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25
- 3.3.3 无砟轨道桥上底座施工工艺25-26
- 3.4 道床板施工26-36
- 3.4.1 施工材料准备26
- 3.4.2 轨枕的运送、安放26-27
- 3.4.3 钢筋加工及运输27
- 3.4.4 道床板混凝土运输27-28
- 3.4.5 道床板施工及轨枕安装施工工艺28-36
- 第四章 轨道板混凝土施工36-46
- 4.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6-37
- 4.2 混凝土的搅拌37-38
- 4.2.1 计量标准37
- 4.2.2 混凝土原材料的储放及检测37-38
- 4.2.3 混凝土的搅拌38
- 4.2.4 冬季混凝土搅拌38
- 4.3 混凝土的运输38-39
- 4.4 混凝土的浇筑39
- 4.5 振捣39-41
- 4.6 养护41-42
- 4.7 模板的拆除42-43
- 4.8 质量控制43-44
- 4.8.1 试验室质量控制43
- 4.8.2 拌和站内部质量控制43
- 4.8.3 现场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43-44
- 4.9 夏季施工措施44-45
- 4.10 冬期施工措施45-46
- 第五章 物流总体规划46-49
- 5.1 总体规划46
- 5.2 I线施工物流组织46-48
- 5.2.1 物流内循环46-47
- 5.2.2 物流外循环47
- 5.2.3 I线施工物流组织原则47-48
- 5.3 II线施工物流组织48-49
- 第六章 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49-54
- 6.1 安全保证措施49-52
- 6.1.1 现场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49
- 6.1.2 钢筋工程的安全措施49-50
- 6.1.3 砼浇捣工程的安全措施50
- 6.1.4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50
- 6.1.5 主要设备的安全规程50-52
- 6.2 质量保证措施52-54
- 6.2.1 配备充足的质检人员52
- 6.2.2 建立良好的技术制度和质量控制机制52
- 6.2.3 落实质量责任制52-53
- 6.2.4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53-54
- 第七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杰灵;刘学毅;杨荣山;;无砟轨道系统功能设计的概念与内涵[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国内首段200m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试验线路通过检测[J];铁道建筑;2008年05期
3 朱高明;;国内外无砟轨道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4 吴克俭;;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赵东田;;无砟轨道的误差组成及其权值初步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6 张斌;雷晓燕;;基于车辆-轨道单元的无砟轨道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J];铁道学报;2011年07期
7 陈家宏;王婉;;无砟轨道专利技术趋势分析[J];中国铁路;2011年06期
8 张宇宁;;浅述铁路无砟轨道[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9 赵丽静;;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要点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年23期
10 张丽娜;靳自强;;沉降观测技术在某高铁无砟轨道路基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成;;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技术[A];中国铁道学会2009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C];2010年
2 赵东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误差组成及其权值分析[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东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控制精度的新理念及过程控制标准[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玲;高春勇;白杰;;无砟轨道结构混凝土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清江;隋建丛;乌健;黄旭升;秦宏文;;无砟轨道路基桩网结构钢筋混凝土桩施工技术研究[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沈东升;;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总体方案设计[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7 张红平;魏周春;畅德师;;严寒地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选型及关键技术研究[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魏永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后沉降评估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江成;王继军;胡所亭;姜子清;;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及关键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10 何思形;周靖;;博格板式无砟轨道在凉水河特大桥简支箱梁上的施工方案[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继军 戴序;首条无砟轨道铁路试验成功[N];人民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荣文 徐云华 通讯员 宋亚;十一局集团率先完成沪杭客专无砟轨道施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姜书范邋董立巍;无砟轨道施工创高产[N];工人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刘军 张建友;石武客专无砟轨道先导段率先通过验收[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5 通讯员 刘福昌 黄涛;石武高铁无砟轨道 先导段通过铁道部验收[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6 本报通讯员 张诚;强化实体质量控制 打造无砟轨道亮点[N];人民铁道;2013年
7 通讯员郑建峰 李鸿样;十二局集团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为高铁助跑[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3年
8 李佳;国内首条无砟轨道进入铺设阶段[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记者 蔡崇金 通讯员 陈幼林;客专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10 刘爱平邋易善伟;全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进入全面施工阶段[N];人民铁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正;高速铁路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桂弘;列车荷载下无砟轨道含水裂纹受力特性及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健;高架车站到发线框架梁式无砟轨道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陈鹏;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石现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理论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林红松;基于断裂和损伤力学的无砟轨道静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Ammar A.M.Shubber(夏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动力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任娟娟;桥上无缝道岔区纵连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罗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及轮轨动力作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果;多线斜拉桥上无砟轨道线路施工顺序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谢旭;黔桂线定水坝隧道内无砟轨道病害成因及整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唐涛;高铁无砟轨道曲线主点提取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姜浩;双块式无砟轨道复合试件层间传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朱浩;无砟轨道大坡道桥梁梁端位移对坡度限值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颜乐;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横向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万章博;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李健;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场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聂松广;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胡佳;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宽接缝损伤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3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96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