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J公园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LFJ公园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日益增长,旅游消费方面的需求在人们生活的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时代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旅游不再是奢侈享受的代表,而是转变成为大众化的生活选择。截至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中有25%以上选择森林旅游的方式,森林旅游行业创造的产值突破国内旅游收入的20%。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LFJ公园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了多角度、综合的研究和设计。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公园森林旅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发现LFJ公园长期以来,公园发展因投入资金有缺口、项目开发前瞻性不够、专业技术队伍不够强大以及营销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与周边的名胜旅游景区以及休闲度假胜地对比,发展程度显得较为落后。本研究其次对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的外部环境和森林旅游资源的进行分析,发现公园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森林旅游的宏观投资环境良好、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客源增长潜力巨大,LFJ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十分必要,目标客源以广西区内市场为主,以国内外市场为辅。接着研究提出在2016-2020年,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成为LFJ第二大经济增长极、森林旅游经营收入破1个亿的总目标和“先打基础、搞建设;后促营销、增收入”的发展步骤。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提出按照区位分布将公园划分为A景区和B景区,两个景区下设立菩提文化养生区、森林生态体验区、激情生态娱乐区、森林氧吧休闲区、森林科普教育区和林业科研休闲区、林业文化交流区、华南珍稀树木园、运动越野激情区、森林康体养老区和共9个主题区。并从森林候机购物、森林观光游览、森林文化体验、森林科普教育、森林休闲游乐五类产品功能出发,重点推出九大特色森林旅游产品,规划了27个重点工程项目。本研究提出,森林旅游产品通过实施森林旅游目的地形象策略、差异化产品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联合营销策略和绿色环保概念营销策略和公共关系营销策略共六大策略,形成LFJ森林旅游高度专业化的立体营销体系。本研究提出,公园应建立森林旅游开发指挥部;成立专业子公司,并委托外包公司负责非核心的业务;优化子公司内部结构;引进专业高级人才,加强培训从业人员;重点打造智慧公园,为LFJ公园森林旅游业的后续经营发展给予信息化保障。
【关键词】:LFJ公园 森林旅游 十三五 发展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9
- 1.2.1 森林旅游文献综述13-16
- 1.2.2 发展规划文献综述16-19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19-20
- 1.3.1 研究思路19
- 1.3.2 研究内容19-20
- 1.4 研究方法20-21
- 1.5 创新与不足21-22
- 第二章 LFJ森林旅游发展规划背景分析22-39
- 2.1 LFJ公园发展回顾及存在问题22-24
- 2.1.1 发展历史22
- 2.1.2 LFJ公园发展现状22-23
- 2.1.3 森林旅游发展存在问题23-24
- 2.2 LFJ森林旅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24-29
- 2.2.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24-26
- 2.2.2 行业环境分析26
- 2.2.3 发展的主要机遇26-28
- 2.2.4 发展的主要威胁28-29
- 2.3 LFJ森林旅游发展资源条件分析29-39
- 2.3.1 森林风景资源分析29-30
- 2.3.2 客源条件分析30-36
- 2.3.3 发展的主要优势36-37
- 2.3.4 发展的主要劣势37-39
- 第三章 LFJ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39-43
- 3.1 指导思想39
- 3.2 规划原则39-40
- 3.2.1 因地制宜原则39
- 3.2.2 可持续发展原则39
- 3.2.3 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原则39-40
- 3.2.4 统一规划、留有余地的原则40
- 3.2.5 与区域协同发展原则40
- 3.3 总体定位及目标40-41
- 3.3.1 总体定位40
- 3.3.2 LFJ森林旅游发展“十三五”总体目标40-41
- 3.4 发展步骤41-43
- 第四章 “十三五”LFJ森林旅游主题景区规划43-48
- 4.1 森林旅游主题景区定位43
- 4.2 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规划43-48
- 4.2.1 LFJ森林旅游功能分区43
- 4.2.2 森林旅游主题区空间布局规划43-48
- 第五章 LFJ“十三五”森林旅游产品与服务设施规划48-53
- 5.1 发展目标48
- 5.2 产品与服务设施规划48-53
- 5.2.1 产品规划48-51
- 5.2.2 服务设施规划51-53
- 第六章 LFJ“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重点建设工程53-61
- 6.1 森林旅游项目工程53-55
- 6.1.1 A景区旅游项目53-54
- 6.1.2 B景区旅游项目54-55
- 6.2 景观工程55-56
- 6.2.1 植物景观工程55-56
- 6.2.2 河道工程56
- 6.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工程56-58
- 6.3.1 住宿设施56-57
- 6.3.2 解说通讯系统57-58
- 6.4 基础设施工程58-61
- 6.4.1 道路交通工程58-59
- 6.4.2 生态停车场59-61
- 第七章 LFJ“十三五”森林旅游营销策略规划61-65
- 7.1 发展目标61
- 7.2 营销规划61-65
- 7.2.1 森林旅游目的地形象策略61-62
- 7.2.2 差异化产品营销策略62
- 7.2.3 网络营销规划策略62
- 7.2.4 联合营销策略62-63
- 7.2.5 绿色环保概念营销策略63
- 7.2.6 公共关系营销策略63-65
- 第八章 支持和保障措施65-71
- 8.1 组织人员保障系统65-68
- 8.1.1 建立森林旅游发展专项工作指挥部65
- 8.1.2 成立森林旅游开发子公司,引入外包经营队伍65-66
- 8.1.3 优化子公司内部组织机构66-67
- 8.1.4 实施优才引进计划,加强员工培训67-68
- 8.2 融资保障68-69
- 8.2.1 争取政策专项资金68
- 8.2.2 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68-69
- 8.3 其他保障系统69-71
- 8.3.1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森林公园69
- 8.3.2 建立环保监控体系,实现生态保护责任制69-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姝;赵欣欣;李继红;;森林旅游产品策略研究[J];林业经济;2000年02期
2 廖欣;广西森林旅游开发的问题与设想[J];广西林业;2000年02期
3 杨春明;万良适在芦芽山保护区调研时指出 发展森林旅游 心须重视生态保护[J];山西林业;2000年05期
4 姚国安,陈宏军,李莉;坚持可持续发展创新森林旅游[J];北方经贸;2001年02期
5 袁书琪;福建省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条件评价与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1年06期
6 韩业全;浅谈森林旅游[J];林业科技情报;2001年04期
7 胡坚强;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蒋迎红 ,黄一习;把森林旅游办出特色 全区森林旅游工作会议召开[J];广西林业;2002年01期
9 刘毅,陶冶;我国森林旅游发展障碍分析及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01期
10 肖洪江;绿色广元打造森林旅游[J];国土绿化;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树式;郝革宗;;广西森林旅游与可持续发展[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欧朝蓉;蒙睿;叶文;;信息化技术与云南森林旅游的发展[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燕;;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趋向[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树乐;;新的启示与战略思考——关于发展森林旅游观光产业调研报告[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4 产学研结合平台论文集[C];2009年
5 余美珠;;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张新波;;加快森林旅游发展 做大绿色生态产业[A];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C];2005年
7 靳文书;;做森林旅游文章,走持续发展之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靳文书;;做森林旅游文章 走持续发展之路[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邹芳芳;陈秋华;;我国森林旅游开发的现实化思考[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刘健;郭立;;借“森林重庆”之力,促森林旅游发展——重庆森林旅游的低碳与效益之路[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森林旅游要爱护生态环境[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廖欣;我区森林旅游开发之我见[N];广西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铁铮;青海森林旅游鼓满风帆[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4 翟峰;关于发展西部森林旅游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王子阳 撰写;森林旅游注意事项[N];吉林日报;2007年
6 尹维纳;森林旅游研究成果引人关注[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海天;森林旅游最具发展潜力[N];张家界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冰 通讯员 罗晓宁;海口森林旅游景点达10余处[N];海南日报;2011年
9 吴普 中国旅游研究院 李文瑶;森林旅游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10 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志发;全力推动森林旅游大发展大繁荣[N];中国旅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立新;森林旅游产品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韩哲英;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产业系统分析与整合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若凝;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跃;东海县李埝林场森林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裴宇;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梦秋;LFJ公园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罗金华;三明市森林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开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曲利娟;北京市森林旅游开发与评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晓婷;福建省森林旅游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整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8 刘福辉;福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小明;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张长虹;湖南森林旅游发展与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4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13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