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业系统整合模式——基于当阳市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文化旅游业 系统整合模式 聚集 可持续发展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湖北省当阳市为案例,基于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和发展阶段评估,深入分析文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归纳提出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整合模式,即对文化旅游资源从空间、品牌、产品、产业、投资、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全方位聚集主题、资源、企业、资本、市场、政策等要素,集中构建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使之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空间是发展载体,品牌、产品、产业是整合对象,投资、营销、管理是实施保障,全方位聚集是发展策略。
[Abstract]:Taking Dangyang City of Hubei Province as a cas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ural tourism in depth, and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Namely, the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from space, brand, products, industry, invest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mnidirectional aggregation of themes, resources, enterprises, capital, markets, policies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space is the carrier of development, brand, product, industry is the object of integration. Invest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all-round agglomer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孟菲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编号:12BMZ052) 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峡大学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文献综述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旅游合作日益紧密,整合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Getz首次把“整合”引进旅游规划研究中,基于系统理论提出了旅游规划的整合模型[1];Michella研究了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社区整合问题,认为社区整合使多数居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年01期
2 王雯雯;郭寻;吴忠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年01期
3 周武忠;李义娜;;论旅游商品设计中的文化资源整合[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5 王欣,吴殿廷,方修琦,肖敏;旅游资源整合新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张丽;韩福文;卜长青;;基于资源整合的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5期
7 阚如良;詹丽;梅雪;;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年04期
8 宋立;杨丽雪;;论黔中经济区旅游资源的整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9 曹诗图;汪胜华;;对发展当阳关公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梁明珠;张欣欣;;泛珠三角旅游合作与资源整合模式探究[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良举;李万莲;;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皖北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陈婷婷;韩贻强;李吉英;左登华;;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3 戴军;王海英;;遂宁市域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整合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4 程晓丽;胡文海;;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5 刘安全;;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6 李淑娟;隋玉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7 刘建;李秋颖;;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9期
8 杜在娟;;旅游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的国际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白斌飞;彭莉莎;;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四川省旅游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粟娟;麻学锋;;张家界旅游产业战略地位的演进[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曹树生;;三峡库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龚艳;;盐城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瞿华;;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赵文清;;均衡主张:旅游业和谐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然;;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的特征与模式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孔山;许汝贞;;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与对策分析50[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7 李悦铮;徐晓勇;俞金国;;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开发模式——沈南模式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娟;刘邦凡;王静;詹国辉;;我国旅游资源一体化研究综述[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谢欣;王连勇;;地质博物馆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胡静;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易明;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8 郑荣华;台湾汽车业经销通路经营行为与顾客购买意愿关系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晓辉;基于绩效优化的珠三角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绍芬;南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延庆;河北历史文化名山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传启;旅游目的感受对购买当地工艺品态度的影响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白如山;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整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泓杰;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9 周少丽;经济增长中的旅游业及其产业关联的量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杰,杨达源,舒肖明;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洪远朋,陈波;地方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韩凯,邹欣庆;基于空间感知规律的城市旅游形象比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4 王丽丽;文化旅游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山城重庆为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卢小琴;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赵爱华;论21世纪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8 胡序威;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J];地理学报;1993年03期
9 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山;王铮;;适度旅游圈时空规模的可计算模型[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三峡大学 阚如良;[N];光明日报;2008年
2 明庆忠 张瑞才;[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景波;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袁尧清;湘西南四县(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段圣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婷婷;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舟;;文化旅游业富了南石槽村[J];新农村;2010年08期
2 岳小艾;;边境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3 刘新静;孔铎;;广西西江经济带文化旅游业创新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发展;;影响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J];才智;2013年01期
5 李发展;;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J];社科纵横;2013年12期
6 朱燕,葛炜;论绍兴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禹利君;谭燕萍;史云峰;刘仲华;;试论湖南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J];茶叶;2007年02期
8 李云;邹锐;;民族文化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8期
9 石彩霞;任政;;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J];社科纵横;2007年12期
10 刘祥平;;试论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媒介策略——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盘名德;;加快发展永福福寿文化旅游业的意义及对策[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雷鸣雄;;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 走安塞特色的发展之路——安塞县发展黄土风情文化旅游业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3 禹利君;史云峰;刘仲华;谭燕萍;;试论湖南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发[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罗用频;;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族旅游精品——黔西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麻学锋;;民族地区产业建设的战略选择——以湘西州产业建设为例[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葛铸聪;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招[N];东营日报;2007年
2 ;尖扎县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业[N];黄南报;2007年
3 皇甫美鲜;文化旅游业挑起我区三产“大梁”[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本报记者 赵汝碧;做强做大民族文化旅游业[N];云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吴杰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N];潮州日报;2008年
6 潘红;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业[N];大同日报;2008年
7 张红艳;全市文化旅游业的盛宴[N];菏泽日报;2008年
8 周美芬;南非文化旅游业的成功之道[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吴国庆邋特约记者 杨林;让文化旅游业腾飞[N];自贡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建成;把文化旅游业做成产业经济的“火车头”[N];周口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袁斯日古楞;科尔沁蒙古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新其勒;伊金霍洛镇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牧民生活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怀平;古都西安历史文化旅游业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常娜;内蒙古“呼包鄂”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开发路径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5 白俊来;成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5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46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