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09:15

  本文关键词: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晋商 徽商 经营管理模式


【摘要】:晋商与徽商乃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两大商帮,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晋商地处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之地,这使其少有古代中原汉族文化中浓烈的宗族血缘意识,平添了乡谊和契约诚信的思想;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实行了权力集中、统而不死的组织管理,并且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真正分离;在企业的人事管理中,萌生并实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推行了股份制度,权责明确,赏罚分明;制定有严密规范的财务操作规程和管理手段,在资本运营中实行抽疲转快、酌盈剂虚的策略;尤其在营销策略上坚持用户至上、诚信为本的铁则;为了全方位了解市场,捕捉商机,晋商尤其重视信息的收集、分析、鉴别和有效运用,并视灵活高效的信息交流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与晋商不同的是,同样取得骄人商业业绩的徽商,由于地处大儒朱熹之故里,再加之东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中原豪族迁至徽州,使中华儒家文化日盛,备崇宗族血缘关系,在人多地狭、难于糊口的窘况下,徽州人结伴外出经商,求食于天下,一旦一人经商稍有成就便邀同村同宗亲友共同经营,逐渐形成商帮,造就出了江南众多的集镇和城市。徽商由于备崇宗族血缘之故,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经营方式,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为了在商海中取胜,徽商逐渐实行了合作和抱团经营,一改初期单打独斗的行商习惯,组成的以血缘、地缘为联系的集团化经营群体不断整合资本和人力,使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徽迹遍布大江南北。徽商除了与晋商共有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创业品质和奋斗精神外,尤其注重人脉关系和热心公益事业,为自己铸造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从而赢得了良好的从商经营环境,造就了仅次于晋商的辉煌业绩。尽管晋商与徽商采用了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但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两大商帮都具有共同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不畏艰险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着洞察商机、灵活机动的经营头脑,并实行与自己的文化理念相符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晋商 徽商 经营管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2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国内外有关明清晋商与徽商的研究综述8-10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主要创新点10-12
  • 1.3.1 研究方法10
  • 1.3.2 研究内容10-11
  • 1.3.3 主要创新点11-12
  • 2 晋商与徽商的起源、发展与兴衰12-17
  • 2.1 晋商的起源、发展与兴衰12-13
  • 2.1.1 起源与发展12
  • 2.1.2 兴盛与衰败12-13
  • 2.2 徽商的起源、发展与兴衰13-15
  • 2.2.1 起源与发展13-14
  • 2.2.2 兴盛与衰败14-15
  • 2.3 晋商与徽商由盛转衰原因之比较15-17
  • 2.3.1 晋商与徽商由盛转衰外部原因之比较15-16
  • 2.3.2 晋商与徽商由盛转衰的内部运行机制比较16-17
  • 3 晋商与徽商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17-29
  • 3.1 晋商与徽商的资本管理模式17-21
  • 3.1.1 晋商的资本管理模式17-19
  • 3.1.2 徽商的资本管理模式19-21
  • 3.2 晋商与徽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1-25
  • 3.2.1 晋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1-24
  • 3.2.2 徽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4-25
  • 3.3 晋商与徽商的财务管理模式25-26
  • 3.3.1 晋商的镖期制度与复式记账法25-26
  • 3.3.2 徽商的会计盘单26
  • 3.4 晋商与徽商的信息管理模式26-29
  • 3.4.1 晋商的信息管理模式26-27
  • 3.4.2 徽商的信息管理模式27-29
  • 4 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模式差异性的成因分析29-33
  • 4.1 地缘与血缘因素29-30
  • 4.2 文化信仰因素30-31
  • 4.3 宗族观念因素31-33
  • 5 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模式中的镜鉴与启示33-37
  • 5.1 晋商股份制的激励作用与后期的阻碍负效应33-34
  • 5.2 徽商家族式经营凝聚力的获得与监督和制约的缺失34-35
  • 5.3 高效的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35
  • 5.4 高效的商业情报收集与传递机制35-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后记42-4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商的“胎记”是什么?官商勾结相伴行百年[J];中国商人;2008年04期

2 ;寄语新晋商[J];新晋商;2010年05期

3 ;对话新晋商[J];新晋商;2010年05期

4 王福成;研究晋商既要弘扬优秀传统也要与时俱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朱荫贵;评《晋商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6 殷俊玲;近二十年晋商研究述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程素仁;浅谈晋商股份制的现实意义[J];中国地方志;2003年S1期

8 刘向东;晋商的“过镖”制度[J];中国地方志;2003年S1期

9 赵荣达,郭玉兰;晋商兴衰原因的辩证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安荣;;晋商新论——《中国晋商研究》评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丽;;近代晋商家族变迁的历史轨迹[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民;抢救晋商珍贵史料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N];山西政协报;2005年

2 王守恩;《晋商史料全览》丰富了社会史研究[N];山西政协报;2007年

3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高建民;推进晋商研究 建设文化强省[N];山西日报;2008年

4 苏苇;太原,从历史中走来的“晋商之都”[N];太原日报;2008年

5 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孙丽萍;打造“晋商之都”的历史思考[N];太原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秀萍;太原将组建新晋商联盟[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华钰 见习记者 张旭东;“新晋商·新形象·新境界”[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8 王秀萍;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成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9 记者 田建兵 孙永红;深入挖掘晋商史料 大力弘扬晋商精神[N];山西政协报;2006年

10 赵政民;晋商研究领域的里程碑[N];山西政协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云爱;晋商制度分析方法论[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建民;对晋商两次战略转型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李恒斌;晋商治理模式的现实价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乔南;晋商家族及其制度变迁[D];山西大学;2003年

5 赵会清;明代蒙汉关系及对蒙贸易中的晋商[D];山西大学;2007年

6 商雅琼;论明清晋商的教育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崔佳;明清晋商团体中的“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董花;明清时期张家口商贸兴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申丽英;商业利润去向的环境基础[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6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736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