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UTAUT模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图书馆 移动信息服务 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理论)
【摘要】:无线网络建设日益完善,移动终端设备不断普及,社会生活生态也被不断重塑。同时,技术的更新与应用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也不例外。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检索信息的习惯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信息服务中介的图书馆,致力于追求信息的平等、开放、自由获取,而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无疑为信息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正是利用了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的优势,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地域界限,将图书馆开展的相关业务通过移动信息服务的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深入到用户群体当中。在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仍处于发展时期,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陆续开设了移动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包括短信/彩信、WAP模式、APP模式以及微博/微信模式。当然也有很多图书馆尝试了许多不同创新模式。但是,当前的移动信息服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服务覆盖面小,服务内容单一,缺少服务推广等。这些不足反映出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已有实证研究证明,行为人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鉴于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本文引入了技术接受理论,借助于UTAUT理论模型,对图书馆用户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意愿进行调研,探讨最终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构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意愿模型时,在原有UTAUT理论模型的四个核心维度:效能期望、努力预期、社会影响以及便利条件之上,结合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研究,增加个体创新性和感知风险性两个新的维度,并对这两个维度进行了定义。最终提出了适合当前图书馆工作和发展现状的模型,并且设置了测量量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影响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四个要素,分别为:个体创新性、社会影响、努力预期和期望效能,并且针对这四点进行了分析;假设中未成立的感知风险和便利条件维度,本文认为是因为使用的广泛性不足和不产生支付行为。最后,根据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注重用户体验、保证使用安全,丰富服务内容、关注个性需求,积极营销推广、重视用户培养,并且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图书馆 移动信息服务 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TAUT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5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5
- 1.2 研究内容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研究创新点17-18
- 第2章 文献综述18-31
- 2.1 UTAUT理论18-23
- 2.2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23-27
- 2.3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27-31
- 第3章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现状31-38
- 3.1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开展的基本情况31-34
- 3.2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特点34-36
- 3.3 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存在的不足36-38
- 第4章 用户使用意愿模型设计与研究假设38-45
- 4.1 用户使用意愿模型构建38-39
- 4.2 变量设计与研究假设39-45
- 第5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45-56
-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45-46
- 5.2 数据分析46-53
- 5.3 研究结论53-56
- 第6章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策略56-60
- 6.1 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56-57
- 6.2 注重用户体验保证使用安全57
- 6.3 丰富服务内容关注个性需求57-58
- 6.4 积极营销推广重视用户培养58-60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60-62
- 7.1 总结60
- 7.2 展望60-62
- 附录62-65
- 参考文献65-70
- 致谢70-7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英;;泛在图书馆与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11期
2 茆意宏;;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与模式[J];情报科学;2012年02期
3 茆意宏;;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2期
4 王晓军;刘景亮;李铁男;;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2年06期
5 郭育艳;;泛在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年04期
6 宋迎迎;;泛在环境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年04期
7 黄幼菲;;图书馆泛在化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2年10期
8 王清;;移动环境下基于残疾读者的移动信息服务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21期
9 许建红;肖花;戈婷婷;;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整合研究[J];科技广场;2012年10期
10 梁晖;何文珍;;浅谈泛在图书馆理念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才智;2012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幼菲;;泛在图书馆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年
2 金晶;;体育院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初探[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熊永生 石继华;警惕6类移动信息服务业务侵权[N];孝感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邓海平 通讯员 吴万力;移动信息服务为佛山交通发展增添亮点[N];经济日报;2002年
3 记者 梁忻;移动信息服务不明示不许收费[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王枢;粤规范移动信息服务收费行为成效显著[N];国际商报;2006年
5 记者 郭丽君;移动信息服务专项治理启动[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胡红军;六项措施专治移动信息服务[N];经济日报;2006年
7 记者 胡红军;信息产业部规范移动信息服务收费行为[N];经济日报;2006年
8 ;部启动移动信息服务专项治理活动[N];人民邮电;2006年
9 张英;我国规范移动信息服务迈向新阶段[N];人民邮电;2006年
10 吴烨;吉林:多措并举规范移动信息服务市场[N];人民邮电;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丰;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乔磊;基于多维情境的移动信息服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翟艳萍;基于UTAUT模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侯雪莉;车载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和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陈宇碟;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张婷;基于双边市场的移动信息服务的博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陈勋;论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的权利及其保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章颖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求分析与系统方案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林;海南橡胶栽培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海南大学;2012年
10 郑凯旋;基于UTAUT理论的江苏省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接受模型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5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77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