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

发布时间:2018-01-07 05:14

  本文关键词: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刍议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契约 破裂 违背


【摘要】: 回顾既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定义、发展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1)心理契约既有破裂、违背的可能,也存在获得正向强化的可能性;(2)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的差别并不体现在时间的先后上,也不是认知评价与情感反应间的差别,而是反映在关系主体对另一方契约履行的内容和程度的认同上。
[Abstract]: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breach and viol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in-depth analysis, put forward: (1)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s broken, the violation may also exist,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positive reinforcement; (2) the differenc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violation is not reflected in the time successively, nor cognitive assessment and emotional response differences, but is reflected i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ubject to the other party of the contract content and degree of recogni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帆;许彦妮;;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才流失预警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原;孙健敏;;雇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从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考察契约中“组织责任”的认知差异[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3 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2007年02期

4 李晓;袁霞;;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类型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12期

5 王黎萤;;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6 李伶;刘道榆;;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流动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7 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1期

8 刘小平;组织承诺综合形成模型的验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5年01期

9 毛惠媛,陈壮,艾云凤;企业购并整合中的心理契约[J];理论界;2005年09期

10 王玉梅;丛庆;;饭店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图的成因分析——基于员工心理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周莉;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家激励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卢政营;消费者隐性需求演化机理: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沈仲丹;高校激励模式有效性的权变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庆燕;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新员工信息寻找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成江;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王光军;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陈志霞;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芸;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潘安成;企业文化系统的机理与塑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3 孟奕爽;心理契约对饭店员工流失的作用与影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周翔;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对泰豪科技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李晓;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类型及违背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世丹;运用心理契约提升员工整体满意度[D];吉林大学;2005年

7 林丽华;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玲;私营企业中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理念型心理契约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鲁小风;长江设计院核心员工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殷丽娟;企业与员工关系影响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绩效的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勇;王治国;;银行员工心理契约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闵锐;李磊;;员工工作压力对心理契约管理的影响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傅俊华;陈惠雄;;组织激励新论:幸福契约的概念、理论与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涂红伟;周星;;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研究的整合:暗示理论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与员工签订心理契约[N];市场报;2003年

2 易名;与员工签订心理契约[N];发展导报;2003年

3 徐淑英;雇佣关系、心理契约[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张坤金 延平;让职业忠诚与企业忠诚并存[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张小明;企业,靠什么提高员工的“忠诚度”?[N];工人日报;2004年

6 黄小衡;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作用与管理[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张小明;靠什么提升员工的“忠诚度”[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林辰;授权的成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申里 周璐;员工是企业竞争力的创造者[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0 ;走出TCL[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韩小荣;管理公正论[D];苏州大学;2009年

3 祝木伟;组织伦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冉鹏;组织行为中的心理契约对员工激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瑜;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契约构建[D];重庆大学;2005年

3 朱蕾;基于心理契约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兴国;组织公民行为与心理契约、组织公平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曹伟伟;心理契约的话语意义[D];山西大学;2006年

6 刘睿;知识密集型组织员工满意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薛春华;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组织生涯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俊;企业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1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391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