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研发组织的知识转移机制:一个文献综述
本文选题:虚拟研发组织 切入点:治理结构 出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虚拟研发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出发,着力探讨其中的知识转移机制,力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理清虚拟研发组织知识转移理论的研究脉络,展示虚拟研发组织中知识转移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其研究重点与难点并给出未来研究方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virtual R & D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virtual R & D organization, and trie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eory of virtual R & D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virtual R & D organizations,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research, and give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虚拟研发组织运行机制与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70271009)。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品亮,李治国;具有外部性收益的R&D竞争效率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吴宪华;动态联盟的分配格局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3 龚艳萍,周育生;基于R&D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行为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4 郑德渊,李湛;具有双向溢出效应的上游企业R&D政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5 应力,钱省三;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方式与机制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夏火松,蔡淑琴;企业知识管理的共享机制与知识树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李勇 ,屠梅曾;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问题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6期
8 胡婉丽 ,汤书昆;基于研发过程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1期
9 彭灿;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群;李钧;刘涛;王勇;胡平;;面向目标和基于活动效用的组织知识创新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农业技术传播的仿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3 王玉灵;陈娟;;同类异质产品三方古诺模型的拓展与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张铁生;;大湘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5 韩璐;金永生;;隐性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马庆国;徐青;廖振鹏;张彩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朱晓峰;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8 周青;曾德明;;企业协作研发网络化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9 李敬波;;研发组织虚拟化运营是提高农业企业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10 刘丽萍;;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成本、效益和激励机制[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胡宁;杜荣;;企业内跨边界知识交易模型及其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朱方伟;;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方志远;凌瑞英;;虚拟企业控制约束机制——“动态合同”[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秀榆;张玲玲;马俊;石勇;;团队知识转移与共享“搭便车”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惠芳;吴敏洁;徐晟;陈辉;;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大刚;史艳菊;;技能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意愿及其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Knowledge in KM:Concept,Types and Comparison(ID:J-020)[A];The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ume B)[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韦铁;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模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志新;服务外包模式下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吴传荣;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谭英双;模糊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严敏;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林旭东;基于合作效率的企业集团组建若干问题的博弈分析[D];中南大学;2001年
10 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侯磊;大型军工产品设计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影;研发联盟中企业间博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浩;基于文本的应急领域处置知识提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亭亭;知识共享对大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晓露;环渤海经济圈FDI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路丽莎;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张爱龙;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徐小丽;博弈视角下的知识联盟形成动因与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嵇忆虹,倪锋,王宏;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方式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解树江;西方虚拟企业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1年04期
3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4 夏火松,蔡淑琴;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J];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06期
5 左美云;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2000年03期
6 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9年05期
7 肖渡,沈群红;产业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合作——对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院产学研模式的分析[J];科研管理;1999年06期
8 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年02期
9 魏江;知识特征和企业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0年03期
10 骆品亮,向盛斌;R&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河;;企业间知识转移对战略联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徐升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3 倪渊;林健;;知识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J];工业工程;2011年03期
4 巩见刚;董小英;;基于高层支持与信息化咨询的知识转移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5 陈晨子;赵顺龙;;核心技术联盟内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7期
6 储节旺;谈甄;;移动环境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7 方志;;基于学习网络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0期
8 周任重;肖丹;;创业者知识转移与华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9 方志;;基于网络学习的创新网络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10 曹兴;秦耀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及其实证[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树俊;康萍;蒋梦莉;张晓瑞;;知识类别在知识转移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关丽华;;ERP中的技术和人[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3 陈守明;张志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禹献云;曾德明;;基于多Agent的创新网络隐性知识转移模型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翔;李翠;冯美珊;;知识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命题[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复杂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粘滞知识转移机理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李浩;;多事业部企业内的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露;任娟;左美云;;ERP中知识转移的类型与方法[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曹兴;宋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蔚剑枫;欧阳桃花;胡浩松;;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跨国经营创新能力研究——以西门子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恒;进入中国市场 知识转移是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关璇;“知识转移论坛”力推莞港合作[N];科技日报;2010年
3 刘芳;知识转移论坛2010力推莞港合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董小英;知识转移之道[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祁红梅;知识转移的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SAP中国培训部经理 张儇;保险行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知识转移[N];中国保险报;2005年
7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左美云;信息化建设中的六类知识转移[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丁艳;透过知识转移与中国企业合作[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驾驭变化:SGM项目中的变革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宋华;创新,向生态型经济转化[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宇;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黄志民;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研发组织的动态模型及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易加斌;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沟通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晓宇;ERP实施中知识转移模式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许强;基于知识转移的母子公司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邓灵斌;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知识转移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8 李一楠;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关涛;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肖小勇;基于企业网络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宁;虚拟研发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德军;虚拟研发组织的构建与管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云龙;知识传承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铜安;个体、群体、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小趁;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知识转移过程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李丹;体验深度对“企业—顾客”导向型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文静;基于网络动力学的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磊;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吴勇慧;组织内个体层面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丽娜;特许人对特许加盟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8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58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