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次契约的激励机制设计
本文选题:多层次契约 切入点:激励机制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员工在组织中的多层次需求,提出了基于组织与员工间多层次契约的激励机制,并对基于收益分享的经济契约,基于心理需求、期望和承诺的心理契约和基于行为规范的社会契约进行了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multi-level demand of employees in the organizati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based on multi-level contract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employee is put forward, and the economic contract based on income sharing is based on psychological dem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of expectation and commitment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based on behavior norms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鲁光;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J];财经科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孔宪香;马瑞华;;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关系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年05期
2 熊柏柳;王子宽;;试论管理与技术创新互动运行模式对企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1期
3 刘满平,梁桂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的模型及激励策略分析[J];软科学;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明生;人力资本计量及优化配置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张林祥;我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机理、策略与效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俊华;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刘早春;国有企业企业家报酬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戴维奇;饭店业改革进程中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霞;论我国国企人力资本激励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匡亚;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宫培海;国有企业经理人性化激励机制设计[D];山东大学;2005年
7 戚小波;国有资产流失[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玲;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分析及方案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9 李世荣;知识型员工的激励[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陈彬海;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辛琳;;论和合视角下的管理文化机制设计[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佚名;智猪博弈与激励机制设计[N];人民日报;2003年
2 梁小民;有公正才有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赵晓丽;运用激励相容理论 实现企业有效激励[N];中国电力报;2005年
4 张向前;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N];中国企业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芬芳;组织学习激励机制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萌;符合中国国情的代理人激励方案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640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64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