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阶段系统可靠性的混合式分析
本文选题:可靠性 + 故障树 ; 参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摘要】:评述两种不同的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多阶段任务系统的双值决策图组合式方法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如果多阶段任务系统的每一阶段是静态的,最好采用组合式方法解决;如果其中的一些阶段是动态的,不全是静态的,可能只采用马尔科夫链方法,也可能采用既有组合式又有马尔科夫链的混合式方法.通过研究部件跨阶段依赖性的特征和混合式方法的特点,针对部件失效服从指数分布和系统失效满足一定条件,提出相应的简便算法.这种算法综合了多种成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充分说明它的低运算量和容易实施的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stage task systems: the two-valued decision graph combined method and the Markov chain method. If each phase of a multistage task system is static, it is best to adopt a combinatorial approach; if some of the phases are dynamic and not all static, the Markov chain method may be used only. It is also possible to adopt a hybrid method with combination and Markov chains.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stage dependence of compon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brid method,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th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 failure service and the satisfying conditions of system failure. This algorithm synthesizes many mature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and its low computation and easy to implement are fully illustrated by case analysis.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9725002)
【分类号】:C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光宇,黄锡滋;软件可靠性学科发展现状及展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勇,王强 ,何晓晖;工程装备综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4年09期
2 曾声奎,张丹;整机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指标协同分配方法[J];航空学报;2001年05期
3 陈常顺,管红根;设计初期某自动炮系统可靠性分配[J];四川兵工学报;2001年03期
4 姚军;曹心宽;姜同敏;;可靠性强化试验定量评估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周渝斌,赵跃进;综合光电对抗系统的使用可用性评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浦金云,何守军;舰艇作战系统生命力评估——损伤树法[J];船舶;2004年01期
7 胡圣武,许辉,徐卓揆,李爱国;GIS的可靠性研究[J];测绘科学;2005年02期
8 闫保中,王文答,王仁龙,虞凌宏,刘新玲;基于VxWorks和DM642的雷达图像采集压缩卡的研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03期
9 金朝光,林焰,纪卓尚;基于模糊集理论事件树分析方法在风险分析中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任震,梁振升,黄雯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印;林少芬;江小霞;陈清林;;基于故障树船舶起货机液压系统可靠性仿真分析[A];2007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斌;阳宪惠;;安全仪表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指标计算的一种方法[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魏学通;刘其富;孔祥旗;;导航设备软件可靠性及其评测方法研究[A];2006中国大连国际海事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彭道勇;刘春和;朱三可;赵韶平;;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新方法PRISM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磊;胡仲翔;贾志成;腾家绪;;协同制造可靠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金星;洪延姬;崔村燕;文明;翟英敏;黄龙呈;;存在短路/断路故障模式时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优化方法[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柳毓萍;周真;郭建英;;仪器仪表的可靠性预计方法及思考[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翟英敏;金星;洪延姬;叶继飞;;含有共因故障的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金星;洪延姬;张明亮;陈景鹏;;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系统平均寿命评定的Monte Carlo方法[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叶继飞;金星;洪延姬;陈景鹏;翟英敏;;加注系统可用度分析模型[A];2005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暨“车辆与工程装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基于GNSS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剑;基于GNSS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周海翔;核电厂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结构与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邢玉忠;矿井重大灾害动态机理与救援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圣武;基于模糊理论的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金朝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供应链一体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孙广义;矿井支护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8 吴小刚;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管道的受力分析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洪德;基于粗集—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0 贾进章;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慕峰;政务网信息安全整体防御联动性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江浩;磁浮交通中央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崔巍;煤矿井下电网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宋维;基于故障树技术的中国实验快堆核级循环冷却水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局部动态问题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乔雪冬;中国实验快堆钠水反应事故信号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张宝锋;核动力设备状态监测与维修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齐丽娜;基于测试顺序的类集成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殷定媛;回归测试中路径覆盖生成技术研究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超;基于SE的MIS设计的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史新林;全自动条干仪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 G. Kemeny;朱水林;徐国定;;社会科学向数学召唤[J];世界科学;1980年05期
2 亨歇尔;费涓洪;;社会学和社会预测[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7期
3 夏安邦;;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预测[J];预测;1984年06期
4 顾长康;方邦杰;沈仲辉;;关于人才需求的专业结构预测的探讨[J];预测;1986年06期
5 方景义;用马尔科夫链预测邮政储蓄前景[J];邮政研究;1987年02期
6 杨恩源;;用马尔科夫链预测商品销售[J];经济经纬;1987年01期
7 唐小我,曾勇,曹长修;市场预测中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的估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8 丛国华,,王保华;非预期效用与不对称市场基本法则之间的相互影响[J];商业研究;1995年06期
9 刘文,汪忠志;无规则性概念在马尔科夫链中的推广[J];经济数学;1996年01期
10 田五龙,牟科;客房出租中的马尔科夫过程和市场占有份额预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小我;曾勇;王竹;;市场预测中马尔科夫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估计[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黄元生;王哲明;张岩峰;;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及其在用电结构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3 廖要明;张强;陈德亮;;中国天气发生器的降水模拟[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李阳旭;邓辉文;;一种新的企业市场预测模型及其比较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随继;;据岩相转换优势度的沉积相判别和古地貌恢复——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第三系为例[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6 余勤;游志胜;梁斌;杨秋辉;;地面等待随机模型的修正探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罗旋;刘文芬;;固定利率下离散风险模型中破产概率的若干结果[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孙潇静;章宁;王鲁滨;;基于随机Petri网的连锁超市配送流程建模与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志路;王伟进;庄雪燕;;平度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A];山东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荣华;张宁;王铁;;一种基于ALOHA时隙的协议设计与仿真[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闵帆;基于试探的任务分配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王建平;复杂环境模型参数识别的软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列车编组计划及其模拟退火算法[D];华北工学院;2001年
2 刘旭华;区域时空信息与时空过程模型的GIS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辉;Linux进程行为的模式提取与异常检测[D];暨南大学;2003年
4 张茂军;保险费随机的风险模型的破产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刘轶欧;嵌入式实时系统测试的充分性研究与实践[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成江;遗传算法收敛性分析及有效性初探[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7 李建国;辽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文;多业务蜂窝系统越区切换方案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乔新晓;基于MODBUS/TCP的嵌入式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复刚;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194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4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