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本文选题:管理创新 + 基础和能力 ; 参考:《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摘要】:从宏观层面看,管理创新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马克思的生产系统“三个梯度”的阐述为这一分析提供了科学逻辑依据。从历史和现实看,无论是“理论”的还是“作业”的创新,归根是由生产活动提供“基础”和“能力”,并且它总要返回到生产活动中被选择。
[Abstract]:From the macro level, the foundation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soc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e three gradients of Marx's production system provide a scientific logical basis for this analysis.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whether "theory" or "work" innovation, the root is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provide "foundation" and "ability", and it always has to return to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be selected.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岭;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象征寓意和氛围象征功能[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林文玉 ,冷希圣;论编辑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J];编辑之友;2005年01期
3 胡灵敏;民族创造力匮乏缘由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任步攀;吴纪饶;谢伟萍;;略论体育产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王玮;;浅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6 郭湛;人的认识的主体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7 陈璃;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8 张一玮;梦的心理过程与文学创作心理过程比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9 颜晓峰;;论发展观的历史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李佳洪;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分工[J];财经科学;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陈俊明;;理论的彻底性决定科学性[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杨玉生;;马克思的“转形”问题和斯拉法的标准商品——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吉特·辛哈观点的评述[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连锦泉;财险公司产品市场定价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焦成焕;新货币经济学理论[D];吉林大学;2005年
8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9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中林;《案例》: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大型企业的创新之路[D];暨南大学;2000年
2 廖志刚;《案例》:三九药业二次创业的抉择[D];暨南大学;2000年
3 白云;《案例》:××电信特种业务分局——“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组与战略实施[D];暨南大学;2000年
4 王小兵;广西农户农业投入行为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5 杨淑水;《案例》:A铁路(集团)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寻求体制创新[D];暨南大学;2001年
6 曾岸;《案例》:托普软件——上市公司产业重组个案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7 卢晓军;《案例》:广州奥普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8 马淮;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体系[D];河北大学;2001年
9 陈晏辉;创造性教学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鲁礼新;我国农地制度演进与农业绩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敬勤;李召敏;吕一博;;管理创新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探析:理性视角[J];管理学报;2011年08期
2 齐善鸿;程江;焦彦;;道本管理“四主体论”:对管理主体与方式的系统反思——管理从控制到服务的转变[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3 朱颖俊;白涛;;差错管理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6期
4 朱翼;;用精细化管理创新办公室工作[J];广西电业;2011年06期
5 钟曼丽;;《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令生;;观念更新与管理创新[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徐耀群;张磊;;管理创新的决策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钱桂凤;;现代科技革命与管理创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齐善鸿;吴思;贺立;;基于卓越伦理的管理创新[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任志新;;论知识经济形态下的管理创新[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卢继传;;发展中国式的管理科学——《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代序[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王志耘;;注意力经济时代管理新理念[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祖康;;创新之源——略论管理社会化趋势的重要意义[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9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介[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文;再造整合是管理创新的根本[N];工人日报;2004年
2 ;管理创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3 胡慧平;最复杂的管理创新就是“简单”[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蓝岸;政企学界精英探讨“中国式”管理[N];深圳特区报;2007年
5 董少广 韩春兰;素质积累与管理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何众;管理创新改变企业命运?[N];机电商报;2005年
7 喻贵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N];科技日报;2005年
8 王鄂生;企业的出路在于管理创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9 中信机电车桥有限公司 张同生;管理创新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N];山西科技报;2003年
10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杨成;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环境变动与组织创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2 余自武;东方管理人谋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之彦;管理创新在社会要素改良中的作用[D];广西大学;2005年
2 蒋显荣;管理创新的哲学思维[D];湖南大学;2003年
3 裴喜亮;管理进步相关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4 苏健;协同思维与管理创新[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娜;试述管理学与哲学的联袂及其人学枢纽点[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6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9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