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先秦儒家的古代管理思想综论

发布时间:2018-06-13 20:02

  本文选题:古代管理思想 + 先秦儒家 ; 参考:《江海学刊》2000年05期


【摘要】:本文在强调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和从“中国历史语境”解读古代管理思想的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借助中国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探讨了先秦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出发点、治国模式、社会组织化方式、社会组织根本大法、“合法——合理”性依据。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hasis on abandoning the "Western-centered" doctrine and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interpreting ancient management thoughts from the "Chinese historical context",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ocial and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ncient management thought of the pre-Qin Confucianist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ought, the mod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wa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fundamental law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basis of "legalness and reasonablenes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系
【分类号】:C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彭启福;;走向本体与方法的统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印象[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常建华;;宋明以来宗族制形成理论辨析[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4 梁静;;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传统荣辱观的超越——从传统理想人格结构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转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王蓉;科举制对文化教育的激励作用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于川;《吕氏春秋》美在“中和”思想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成中英;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侯宏堂;阴阳学说与中国人的宇宙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孟淑媛,于川;试论朱熹以“理”为基石的法制思想[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蕾;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10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延;;荀子荣辱思想特征浅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克勤;;先秦儒家伦理精粹与中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锐;;论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与21世纪新人[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马涛;;论先秦儒家忠孝观的批判与继承[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梅汝莉;李生荣;;先秦儒家与科技教育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樊泳湄;;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现代启示[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税赋讨论看先秦儒家的民生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4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5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袁宝华;伟大而艰巨的工程[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沈恒泽;重温“十六字方针”引发的回忆与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3年

9 孙元林;现代管理需要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滋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10 乐爱国;孔孟儒学与科技[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尚伟;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王彬;先秦儒家师道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4 文之峰;巴别塔的建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康华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设计及其理论困境[D];郑州大学;2010年

6 王晓飞;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云云;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运观[D];苏州大学;2010年

9 蒋龙祥;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袁晓晶;先秦儒家对“礼”的精神生命之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5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015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