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一个文献述评
本文选题:利益集团 + 集体行动 ; 参考:《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集团利益的公共性会导致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认为小集团、有选择性的激励、提供非集体收益、强制、组建有正规组织的社团、意识形态、利他主义和社会资本等能克服搭便车行为,促进合作,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
[Abstract]:The 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ublicity of group interests will lead to the universal free-rider behavior of group members, forming "the dilemma of collective action". Different scholars think that small groups, selective incentives, non-collective benefits, coercion, the formation of formally organized societies, ideologies, altruism, and social capital can overcome hitchhiking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collective ac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2 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J];改革;1994年02期
3 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学锋;加落木洛;曲木依古;;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分析——四川彝族聚居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秦颖慧;秦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李斌;;从资源控制到资源回馈——基层政权的乡村资源管理模式之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何嗣江;陈晔;;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冲突与协调:以金融衍生工具演进为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徐昕;;法官为什么不相信证人?——证人在转型中国司法过程中的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林惠玲;美国反补贴实体法律实施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8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段真真;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哲雄;我国高级篮球裁判员培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真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5期
2 秦晖;转轨经济学中的公正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巧玲;;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制度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赵春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阐释[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志雄;何秀荣;;从集体行动的逻辑看国际贸易保护与地区性自由贸易区的盛行[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年07期
4 徐林清;张捷;;我国行业协会的营利倾向与治理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周艳;;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一个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代志明;;缴费年限累积制是化解城镇居民医保推广难的新方案——以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为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5期
7 许再成;韦升柱;;基于集体行动视角的劳资议价能力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陈富良;吴晓云;;制度偏好差异与医药分业的困境[J];当代财经;2011年06期
9 刘飞翔;;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及其化解——基于对三明调研的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陈潭;;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非合作博弈下的公共管理危机及其克服[J];中国软科学;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孙颖;;利益博弈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柳剑平;刘威;;美国对外经济制裁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李荣林;马海;;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的研究路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朱琴芬;;“法制先于经济”——对制度经济学一个主要观点的评述[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海生;;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成因、利弊[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罗晟;盐业反垄断8年抗战即将收官,中盐总公司等利益集团成“靶心”[N];东方早报;2009年
2 ;国家重大立法不能任利益集团左右[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云力;强势利益集团是房市调控的最大阻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郭之纯;别拿“市场祸水论”为大学开脱[N];工人日报;2008年
5 陈宇峰;分利性利益集团已成社会进步大障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李馨然;美国院外活动——制度“灰色地带”招致腐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7 赵晓;利益集团图谋操纵经济决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余丰慧;避免利益集团左右价格改革[N];湘声报;2006年
9 湖北 黄栀梓;大学教师不应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耀桐;利益集团就是利益群体吗[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大雄;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冕;利益集团博弈与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风圣;中国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1956-198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徐加根;金融制度改革中利益集团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兆斌;体制转型进程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黄兴年;企业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技术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史小龙;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磊磊;转型社会的利益集团探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广;利益集团与美国的贸易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3 石庆方;美国国内贸易政治与国际贸易体制互动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张娟;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欧阳志兵;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6 杨解朴;欧盟层面的利益集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温俊萍;利益集团与经济转轨[D];山西大学;2003年
8 毕信仁;利益集团的发展对立法体制的影响及相应对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孟祺;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73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07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