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公平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Abstract]:28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employees have more right to speak,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how cooperative behavior.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procedural fairness on cooperative behavior and reveals the regulatory role of self-others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武欣,吴志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效果[J];心理学报;2005年04期
2 周浩,龙立荣,王燕,王忠军,吴怡,柯善玉;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影响效果的差异[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刘延平;赖斌慧;;团队冲突和团队信任对团队心智模式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蔡翔;李翠;;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3 胡新平;欧燕;;基于共享心智模式的高校二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0期
4 黄桂;;强调“奉献”的企业为何不能如愿以偿?——基于国企组织与员工交换关系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5 曹礼和;;基于酒店业的服务公平性构因模型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王秀丽;刘电芝;;团队研究的新进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得明;龙立荣;;国外社会比较理论新进展及其启示——兼谈对公平理论研究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孙鳌;陈雪梅;;公共品困境:类型、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9年04期
9 杨文彩;唐秀英;商茹;郭颖梅;杨金江;;科研团队协同效能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9期
10 郎淳刚;刘树林;;国外自然决策理论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傅永刚;尹美玲;王小丽;;研发团队构成及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CLEAR AND AMBIGUOUS:EMPLOYEES ALWAYS JUDGE THE FAIRNESS BASED ON THE CLEAR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郭黎岩;辛惠;;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郭黎岩;辛惠;;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5 刘玉民;王佳;;司法公信力建设的体系构架——兼论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基础[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学东;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志蓉;团队快速信任、互动行为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龙飞;基于组织共享心智模型的组织知识创新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王怡然;高校创新团队信任构建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季晓芬;团队沟通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鞠佰文;天然气供气工程项目的沟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剑珠;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凝聚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颖;知识异质性、共享心智模式与研发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李海军;飞行员团队协作能力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5 陆翔;SZLT公司团队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芸芸;软件项目团队信任和冲突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熙;组织公平感与薪酬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灿武;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态度的关系[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成;基于自然决策理论的隐性知识表示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杨松青;高校科研团队协作相关因素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2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3 李晔,龙立荣,刘亚;组织公正感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坦恩 ,陈玉轴;合作运动在土耳其[J];财贸研究;1991年01期
2 杨勇;李晓冬;胡淑娟;;超越技术:在合作中做出更好的决策[J];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01期
3 胡振华;姜天赐;;集群企业竞合行为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22期
4 宁国玉;席恒;;养老保险制度中合作与合谋行为分析[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02期
5 杨黛;;发展中国家集群企业的合作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9年05期
6 明亮;;构建以“现实”为基础的农民合作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7 李玲;;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动机及合作行为的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4期
8 袁晓李;;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的博弈论思想——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李义波;朱考金;;农民合作行为研究——苏北P村蔬菜产业协会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党兴华;李玲;张巍;;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依赖与合作动机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J];预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肖锋;储小平;汪林;;团队认同、网络中心性与合作行为: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丽丽;刘婧;;医护临床合作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韦倩;;增强惩罚能力的若干社会机制与群体合作秩序的维持[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红彦;姜潮;杨丽珠;;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张立平;;农民合作组织中农民合作行为的探讨[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宋源;;团队合作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讨论——基于团队层面的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黄少安;韦倩;;一个包含合作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8 谭晨;;合作性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长江;李纾;;自我解析与群体情境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周晓林;;人类合作行为的认知、神经基础[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基因潮总编 黄猛潮;生物技术领域并购合作行为活跃[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强;要重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N];天津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胡兴旺 通讯员 李均军;缙云电力以廉政合同规范经济合作行为[N];丽水日报;2009年
4 大同十中 田莉;谈学生合作学习行为的培养[N];大同日报;2008年
5 徐艳梅 司高飞;企业管理的“捕食关系”[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目标:规范报刊经营合作机制[N];解放日报;2006年
7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下)[N];中国妇女报;2003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周诚;关于人的经济秉性的科学依据问题的探索[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上)[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赵明;出招怪异 Google“捆绑”软件遭质疑[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荣棉;基于相互依赖关系的信任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2 罗倩文;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合作行为及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胡志莹;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昌明;合作行为与经济学中的互补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胡华敏;两难情景中合作行为的社会理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韦倩;人类合作行为与合作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郭锦墉;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秀丽;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运行机制与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林海;复杂网络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蔡德章;基于成员合作的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强;当代西北农耕合作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张晓琳;婴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复兴;交换与合作行为中的保障和激励[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4 武艳英;社会两难情景下自我效能感、反馈与奖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鸯鸯;农户金融合作行为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相互关系模型及应用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文爱兵;复杂网络中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的自适应动力学行为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7 向源江;供需双方合作行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伯玲;大班(5-6岁)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余军;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意识、合作行为与研发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巧;农业企业与高校技术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6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9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