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虚拟组织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5 17:40
【摘要】: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对虚拟组织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绝对收益分配差距对合作伙伴总收益的影响,阐述了虚拟组织动态博弈条件下,收益分配应满足的条件,论证了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的不利影响,以及均分投入与收益的不现实,提出了全面认识弱势合作伙伴投入的价值,打破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对虚拟组织的意义.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game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gap of absolute income distribution on the total income of partners, and expounds the dynamic game condition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The conditi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hould be satisfi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inputs, and the unrealistic distribution of input and income are demonstrated, and the value of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the input of weak partners is put forward. Break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input to the meaning of virtual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6;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邢永杰,张世英;虚拟组织集体选择问题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苗丽娜;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陈志龙,姜椺;运用博弈论分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8 孙立明,孙祁祥;保险代理人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雷晓康,贾明德;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管制及其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赵新刚,廖涌泉,袁晓波,李学伟;上市公司审计合谋问题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尹秋菊;;基于信号博弈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浩然;张强;;VMI方式下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肖卫;刘亦红;;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地悲剧”的KMRW声誉博弈解释——来自梅峰村集体资源利用的实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易超琴;万建平;;两阶段动态委托——代理模型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左春玲;;公办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优化[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向前;网络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3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6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7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9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蓓;我国外贸代理制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4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方颖;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9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陈秋伟;试论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洪医,汪定伟;动态联盟中的项目风险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鑫;朱晓曦;马卫民;;基于Shapley值法的三级闭环供应链收益分配模型[J];运筹与管理;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文君;周溪召;;基于交通均衡的公路货运定价与博弈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魏光兴;蒲勇健;;基于公平偏好的联合契约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汤玉东;朱晓春;陆锋;陈桂;;多人合作对策模型及其在联合运输最小费用合理分摊中的应用[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俞清;谢敦礼;;团队绩效的激励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邢永杰;基于博弈论的虚拟组织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王能;虚拟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莫山农;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的收益分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李亚东;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虚拟物流组织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史风林;情景感知服务价值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李富昌;不同决策模式下供应链配送系统库存运输优化及收益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龙景;基于Shapley值的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收益分配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杨敏;多虚拟企业间收益分配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臧宁宁;项目治理中利益相关方合作博弈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袁全立;敏捷供应链收益分配策略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尹涛;基于竞合策略的供应链风险及收益分配分析[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昱;3PL参与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及收益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汪洪;基于博弈论的PPP项目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段贵军;供应链中企业协同及其收益分配[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郝莉;VMI运作环境下考虑信用风险的供应链收益分配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珊珊;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24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24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