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激励契机的艺术
[Abstract]: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olitical cadres are often heard talking about a phenomenon: for the same work object, using the same incentive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e incentive are very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the opposite effect appears. Why? Here is the art of inspiring opportunities and grasping them.
【作者单位】: 江苏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动力厂
【分类号】:C9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广成;;运用激励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J];饲料与畜牧;1989年05期
2 吕能俊;一把手的两种激励方法[J];领导科学;1991年06期
3 虞和昌;激励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J];嘉兴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4 苏福成;;激励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运用[J];施工企业管理;1992年01期
5 石秀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倾向[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4期
6 彭振玲;激励方法的运用与思考[J];华北电业;1994年04期
7 倪兆银;把握激励契机的艺术[J];工厂管理;1995年05期
8 刘国祥;论科技人员的激励[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9 倪兆银;你,向我走来……[J];工厂管理;1996年08期
10 安树芬;正确运用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应文;;线性网络故障诊断的定向激励方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程茵;祝玲;杨爱仙;;浅谈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林昌秀;;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石建政;;激励与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段玉霞;张存林;冯立春;刘波;;红外热波技术在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无损检测中的应用[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汤健;;探索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7 周峥;何登玲;陆巍;;临床路径表提高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汤健;;探索以人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A];上海烟草系统2005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司振祥;;班级管理要善于激励[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付慧萍;;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护理管理人员品格塑造与管理技能培训班暨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新;试析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N];兵团日报(汉);2000年
2 李之荣;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N];中国冶金报;2000年
3 白益民 杜颂东;从严管理与柔性管理[N];工人日报;2000年
4 祁世荣;谈企业的营销队伍建设[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5 杜光强;为“末位淘汰制”叫好[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张喜元;营销工作四种激励[N];中国保险报;2001年
7 潘传宝;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的思考[N];中国航空报;2001年
8 ;企业激励八法[N];中国企业报;2001年
9 ;激励——提高员工绩效的有效手段[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10 金涛;知识管理为什么会失败?[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培国;超宽带信号辐射与散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浩;思想政治工作激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宋联可;不同人格对按需要层次划分的激励方法偏好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李伟昌;企业激励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邹苏;高校大学生激励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严宽荣;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胡天兵;EVA在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7 曾斌荣;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嘉翔;知识的产权界定、激励及其哲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雪松;中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陶亚;中美员工激励认知特点差异性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6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2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