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组织学习及其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10:29
【摘要】:组织学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是组织学习研究中的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访谈、编码和预试,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43家企业的982名管理者和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组织学习包括组织间学习、组织层学习、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利用式学习、开发式学习六个因素.多层线性模型(HLM:hierarchi-cal linearmodeling)结果表明,组织学习集体层面的四个维度通过个体学习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情感承诺;在组织层学习水平高和利用式学习水平低的组织里面,满意度、情感承诺对离职意向的预测力更强.多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通过组织创新来影响组织财务绩效.这些结果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和管理实践都有很重要的启发.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re two basic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ccording to interviews, coding and pre-test,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982 managers and employees from 43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 tha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ncludes six factors: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ollective learning, individual learning, utilitaria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oriented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multilevel linear model (HLM:hierarchi-cal linearmodeling) show that the four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group level affect 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through individual learning, while in organizations with high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low level of utilizing learning, they are satisfied. Emotional commitment is more predictive of turnover intention. The results of multileve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fluences organizational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se resul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95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 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04B11)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国权,郑红平;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国权,李赞斌;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3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组织学习整合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4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组织研究中的多层面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5 吴价宝;组织学习能力测度[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6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模型、案例与实施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学国;组织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2 侯峗慧;制定企业管理策略——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3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评价方法和学习工具的研究及在30家民营企业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4 王君,樊治平,孙永洪;一种基于Web的组织知识创新的模型框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5 马蕾,韩玉启,冯俊文;组织的行为过程动态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6 郭跃华,尹柳营;创新网络组织学习研究[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7 芮明杰;陈晓静;;组织学习模型简要评述——基于知识论视角[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8 綦振法,徐福缘,王春涛;论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5期

9 杜晓新;从结构方程模型看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新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刘志强,王润良;层次分析法在组织学习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学国;组织学习力提升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2 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袁勇志;企业家创新行为与障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马蕾;企业组织惯域理论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03年

6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原献学;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璇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志芸;建立基于客户导向的学习型电网企业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张凌云;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马明龙;学习型组织战略形成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4 马云献;高校组织气氛及其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黄继勇;技术创新网络中跨组织学习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丁晨;战略联盟风险识别体系及防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雁凌;服装制造业企业文化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彭学兵;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张波;“中小企业—客户”社会资本与知识学习的关联机制和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李绪成;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评价方法和学习工具的研究及在30家民营企业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2 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3 陈国权,李赞斌;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4 许学国,彭正龙;组织学习效果的模糊评价[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5 俞文钊,吕晓俊,王怡琳;持续学习组织文化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6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模型、案例与实施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04期

7 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4期

8 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获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屠兴勇;杨百寅;;组织自然状态中的窘境及其出路——一种基于知识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5期

2 楼润平;薛声家;杨德锋;;信息系统培训成本与咨询成本决策优化[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赓;李敏强;寇纪淞;;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2 牛继舜;;试谈建立共同愿景的方法[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组织学习及其作用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陶厚永;卞吉华;沈晓笑;;论“四位一体”的组织学习动力学机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张晓军;席酉民;;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组织运行模式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陆昌勤;张鼎昆;;知识经济呼唤“学习型组织”[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7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的构成和作用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毛良斌;郑全全;;团队学习行为的测量及其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安民;谢永平;;信息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演化——生态型组织[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平 刘湘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学习与人力资源的技术属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陈雪频;彼得·圣吉:长寿公司的学习之道[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吴贵明邋何燕珍 黄玉清 林永基;创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N];福建日报;2007年

4 陈春花;管理学教授能贡献什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阮文华;营造和谐的团队文化氛围[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鲍勇剑 袁文龙;学习型组织的综合分裂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7 北京市委党校 刘汉峰;“拓展式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新探索[N];北京日报;2009年

8 四川航天建筑工程公司办公室主任 张娜;浅谈办公室工作创新[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原献学;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建平;组织惯例的演化机制与效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曾秀芹;多水平框架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云绍辉;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尹波;组织文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员巧云;组织支持与管理控制对组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于志凌;面向持续改进任务的组织行动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2 喻波动;学习型公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芬芳;组织学习激励机制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程奇;基于组织特征的组织学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5 寇鑫;组织沉默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虞益栋;组织学习及其二元性与多样化的匹配[D];浙江大学;2012年

7 丁睿;组织理性决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李娅;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管理哲学的推进[D];苏州大学;2007年

9 贾冬莉;基于关系记忆的渠道关系学习模型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熊燕;团队学习中习惯性防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3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63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