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诚信与组织承诺之关系研究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honesty an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hones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integrity behavior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honesty, trustworthiness, honesty and honesty; Employees' evaluation of current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tends to be honesty, of which the highest is the factor of trustworthiness and the lowest is the factor of honesty, and the integrit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基金】:现代企业中诚信的管理价值的研究(项目编号:70271017)
【分类号】:C9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明,付茂华;建立重庆市服务业及中介服务业诚信评估体系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3 陆铭宏,杨东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感情承诺的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4 句泳;郭强;;基层军医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结构模型研究及激励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06期
5 曹巍;诚信原则与忠诚管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韩翼,廖建桥;企业雇员组织承诺周期模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05期
7 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不同文化导向下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知识型员工的观点[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8 吴珊瑚;;员工离职根源初探——基于快乐工作的源泉视角[J];企业经济;2006年07期
9 张立民,李洁雯;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文化研究述要[J];审计研究;2005年01期
10 马海龙,张X;组织承诺研究评述与展望[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杜旌;绩效考评对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云虹;分销商对制造商关系承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周明建;组织、主管支持,,员工情感承诺与工作产出[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丽颖;重复博弈:信用合作的逻辑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5 朱凌;基于全面创新视角的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8 韩翼;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郑梅莲;审计人员忠诚及其对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辉;上级支持感和员工工作卷入:上级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07年
2 高正阳;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罗小兵;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组织承诺及其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卢光莉;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朱炳耀;民营企业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黎鹰;我国人才测评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桂亚莉;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潘国军;基于自我实施的品牌契约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红松;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10 简丽云;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测评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秘书工作[J];大家;2011年03期
2 寇玉莲;;试论个性特征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发挥[J];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杨大东;石向实;;组织管理中的系统与权变方法[J];决策与信息;2007年10期
4 吴瑞明;胡代平;;评价系统结构的信息熵方法[J];情报杂志;2008年11期
5 顾玉萍;;试析荀子的组织管理思想[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潘静洲;周晓雪;;组织管理中的归因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7 张振华;合作博弈和组织管理基本模式价值观的建立[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8 王利平;周燕;;管理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王利平;葛建华;;组织理论的整合框架研究——从多视角到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10 李依然;;杜拉克的管理思想与儒家思想[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春;朱永新;;组织管理诚信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五四;;由管理学“浮华”与管理“贫困”引起的组织管理反思[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成思危;;钱学森与管理科学[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江文;;秘书怎样激励领导者[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5 李乾文;;管理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以核心竞争力为例[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陶厚永;刘洪;侯峗慧;;基于集权度的权力配置模式选择与组织绩效[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飞雪;王朝光;;关系和关系运作对管理层信任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明;;授权——组织追求卓越不可或缺的文化[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施杨;张晓冬;;网络化沟通的涌现行为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垒;肖敏;王欢;王重鸣;;管理者大五人格与绩效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永飞;组织管理的激励策略(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2 陈春花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我们该怎样理解组织管理[N];中国电力报;2004年
3 陈春花;对于组织管理我们只理解对了一半[N];经济观察报;2004年
4 孙贻文 陈江;组织管理的三大模式[N];首都建设报;2009年
5 潘礼琴;企业的组织管理与德治[N];经理日报;2004年
6 马浩;艺术背后的组织管理[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王 力;我们处在一个“管理尴尬”的时代[N];证券日报;2004年
8 皇甫潇;重读古典管理[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9 仕达;管理:管好就是硬道理[N];首都建设报;2006年
10 乔容超;组织管理如何无为而治[N];商务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文祥;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组织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2 陈聪;组织管理的转型与重构[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益珑;实践诠释学视野中的组织管理[D];中南大学;2007年
4 蒙健(方方土);论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燕子;基于认知行为分析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6 齐姗姗;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组织管理水平评价模型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7 姜丽丽;德鲁克管理哲学对人、组织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解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9 薛锦霞;“以德为先”的管理智慧及其现代价值[D];苏州大学;2003年
10 聂雪林;组织背景下社会公理对员工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2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37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