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Abstract]:......
【作者单位】: 石油大学
【分类号】:C93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高教探索;2002年02期
2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3 赵承福;对创造教育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4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许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夏本成;论化学问题解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解文星;;组织策略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杨鄂平;童丽平;李传东;万强;文智;;体育教学与体育态度学习关系的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6 蒲儒刿;解读文学鉴赏中的想象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丽云;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徐茜;论互动教学及其在《旅游公关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9 刘萍;尹德谟;;浅析双元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黄玉梅;;在数学中展现美[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国轩;论高技术企业“导动式”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实施[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初中英语“问题诊断课”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荟;对一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詹孝慈;初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成文;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乔宏;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化学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庞孟栀;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中小学教师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郭志东;专家型化学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方法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3 赵敏;从知识经济看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张景焕,陈泽河;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2490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49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