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变革的空间哲学思考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分类号】:C93-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强,施琴芬;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机理和技术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2 齐爱民;论网络空间的特征及其对法律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边馥苓,王金鑫;现实空间、思维空间、虚拟空间——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哲学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维娜;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曾鹏;;携程旅游网经营发展战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3 李峰;;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陶文昭;;信息时代的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5 颜晓峰;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与思维方式变革[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张敏;顾朝林;陈璐;张成;汪淳;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7 赵有广;网络贸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J];财贸经济;2002年06期
8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9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10 阎小培,周素红;信息技术对城市职能的影响——兼论信息化下广州城市职能转变与城市发展政策应对[J];城市规划;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白永青;侯剑华;刘洋;;网络生态系统基本理念初探[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淑红;;网络时代思维的历史积淀[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5 刘铁峰;;当前城市建筑规划的个性缺失[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金叶;;工作组网络计算:信息经济下的班组经济核算[A];当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第五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张勤;;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杨仁厚;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纪慰华;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以上海大众供货商网络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砥;网络计算环境下空间分析的计算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8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女雨亏);网络形成、网络学习与区域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2 张祖乔;报纸编辑理念的网络邂遇[D];河南大学;2003年
3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长勇;因特网与美国文化霸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5 贾云秀;网络时代人的主体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樊拥军;新闻舆论监督有效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杨彬;个性的张扬与人性的凸显[D];河北大学;2004年
8 牛新权;试论拟态环境之整体优化[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利平;传媒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汤长安;论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D];中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金鑫;论数字秩序[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2 郭强;论企业内部知识市场制度的建构[J];财经研究;2002年05期
3 陈敬刚;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建构及其互动之思考[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4 施琴芬,郭强,崔志明;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年01期
5 郭强;知识信息化——内容与方向[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6 李德仁,朱庆,李霞飞;数码城市:概念、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志源;;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管理变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彭锡武;麦茂英;;县级科委如何开拓技术市场[J];科技管理研究;1985年03期
3 艾德文;机器人与知识的价值[J];求实;1986年04期
4 王先玉;初探研究所的分配制度[J];科学学研究;1986年02期
5 邓伯铣;科技情报的超越型研究[J];技术与市场;1986年01期
6 王先玉;;研究所分配制度改革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1986年05期
7 邓兆明;;边远地区开发与价值观念的变化[J];开发研究;1986年04期
8 李孺义;;试论精神产品的消费[J];学术月刊;1986年06期
9 顾林声;;论西方潜水产业的变革及其主要特征[J];海洋技术;1986年04期
10 李孺义;论精神产品流通[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小舟;;建立发展知识经济 开创科教兴国新局面[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张曙;;新世纪的企业创新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西京;;知识经济合理性的历史考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刘大军;;构建以知识价值为核心的知识分子政策体系——对西部大开发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思考[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秋梅;;对知识经济时代有关问题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小萍;;浅谈卫生事业单位如何将技术、管理、风险要素纳入内部分配[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熊曼辰;吴海涛;;生产工程的虚拟集成管理系统[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郑保章;;浅谈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组织与策划[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干全;叶贵仁;;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变革的趋势与困境分析[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可;;浅析企业“信息贪污”现象的根源及解决之道——对西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点看法[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吾伦;管理变革与复杂性科学[N];光明日报;2000年
2 凌毓侬;怎样创建“学习型企业”[N];人民日报;2000年
3 王学锋;价值链企业悄然出现[N];新华日报;2000年
4 邹凤岭;“新经济”呼唤规范人才竞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5 作者为山东鲁南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金栋;打造创新管理的平台[N];中国建材报;2001年
6 记者 张艳蕊;咨询业将成为热门产业[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创新理论与应用研究[N];科学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马岑;技术创新决定中国彩电业的发展[N];市场报;2001年
9 陈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力推“管理科学文库”[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10 姚国章 陈伟民;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N];中国经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德林;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知识传播[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利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徐兆铭;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范领进;知识价值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戚鲁;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赵静杰;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寿志钢;内部营销理论的拓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震;基于事业人假设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宋金波;企业组织变革与实施先进制造技术的配适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立荣;知识经济和企业管理变革[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何军辉;新竞争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3 彭宗洲;日美企业管理变革对中国大型企业管理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王建根;转型期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衡现象的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李贞;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会计[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亚;基于BPR的科学基金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王崔军;《案例》: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D];暨南大学;2002年
8 刘文雄;《案例》:GZCATV信息化历程[D];暨南大学;2002年
9 余庆辉;转型期科研机构的管理问题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卢永春;A公司的变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5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55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