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管理研究的前期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9-11-17 07:46
【摘要】:对管理学科的主流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科学实证的思维方法出发,反思了现有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认知基础,紧紧围绕研究对象和主题的变量化和变量的系统化,提出了实证研究方法论的前后期划分。鉴于属于后期方法论的现有方法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重点论述了前期方法论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实证研究中变量体系的逻辑基础。
【图文】:

模型,华莱士


包括了以两类不同思维范式为特征的研究: 经验和理论研究。这两类研究是归纳与演绎推理思维的典型代表。如图 1 所示, 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分类和归纳与演绎思路的差异。华莱士模型展现了观测、经验概括、理论和假设四个要素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实证研究中假设的提出离不开现有理论这个出发点, 而理论研究也离不开基于观测事实的经验概括。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 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于 明, 孙林岩, 崔 凯(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管理研究的前期方法论摘要: 对管理学科的主流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体系图,潜在变量,体系,复合分子


水平可以明确看出研究的深入程度。构建假设树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变量体系。如何确定变量就成为如何发现问题的关键。图 2 展示了一个四级变量体系, 最底层是可测变量, 被形象地称为原子, 向上一层是潜在变量, 被称为分子, 再上一层是复合潜在变量,称为复合分子, 整个研究对象体系是一个复杂潜在系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华岭,金智新;科学方法论研究──组织复杂科学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守华;潘杰义;;管理学科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浅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乌家培;论管理科学的发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6期

4 郭菊娥,席酉民;我国管理科学发展若干趋势分析[J];预测;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波,吴俊峰,舒华英;移动通信客户保持及其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志林,张新华,陈丹;支撑学科建设 推动出版研究——关于出版传播重点实验室功能定位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胡玉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09期

4 高琳琦,李怀祖;互联网环境中的无干扰顾客需求调查[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1年03期

5 陈秋,刘存,蓝骁;“管理学”教学初探:管理游戏的运用[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刘炳延,易菲;试论管理科学理论的新发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7 蔡翔;硕士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梅世强;齐二石;王雪青;;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念及其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2期

9 侯成义;管理类科研项目选题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张守华;潘杰义;;管理学科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浅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牛琦彬;贾松岩;;OPEC在世界原油市场的垄断度分析[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钟永平;华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文化基础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正卫;动态环境条件下的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03年

5 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熊立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开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石岩;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杜荣;产品定价与促销中的决策优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文文;中国电信绍兴分公司竟争战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黄大海;体育教学评价系统分析与智能评价系统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海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4 韩亚林;虚拟企业及其组织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盖文;基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源合理配置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6 戴维奇;饭店业改革进程中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赵勇;河北省职业经理人市场构建与运营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8 姜继娇;战略并购“激发”决策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9 刘阳;国有建筑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余凯;联盟内部环境对战略联盟绩效影响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2 席酉民;新世纪:中国管理科学界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3 宋华岭,刘全顺,刘丽娟,刘仁宝,Cornelis Reiman;管理熵理论——企业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评价的新尺度[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芮明杰;走向21世纪的管理学[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宋华岭,刘全顺,刘仁宝,Cornelis Reiman;环境多变条件下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的动态编制[J];煤炭学报;2003年01期

6 宋华岭,杨景才,刘丽娟,刘仁宝;煤矿回采工作面生产系统运行失序复杂性评价[J];煤炭学报;2003年05期

7 宋华岭,冯述虎,李金克,Cornelis Reiman;基于信息量度量的企业管理复杂性评价方法——神东煤炭公司管理复杂性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12期

8 宋华岭,刘丽娟,翟从敏;解读结构基础学派复杂性理论的定律、分类及指标体系[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宋华岭,Cornelis Reiman,翟从敏,刘丽娟;随机模糊环境下企业动态生产计划编制[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超;许康;;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热点及代表人物的可视化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2 ;“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5期

3 ;“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6期

4 李四聪;何宜军;;管理科学专业“模块+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5 ;征集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启事[J];领导科学;2011年23期

6 ;2011′“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征文通知[J];管理学报;2011年08期

7 胡运权;;简评《管理运筹学》[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曾本君;;中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简述[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9 ;《管理学刊》征稿启事[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10 吕力;;管理科学理论为什么与实践脱节——论管理学研究中“求真”与“致用”的矛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编者的话[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许康;劳汉生;苏衡彦;常立农;;中国近百年管理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克强;孙东川;;管理科学与医学、物理学的分析比较——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汪浩;;序[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黄登仕;;分形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编者的话[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华福来;;现代“科学管理”创新的纲领——兼探“三个代表”理论的内涵及在管理科学中的意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10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王宁;2008中国管理科学大会即将召开[N];科技日报;2008年

2 杨凯;成思危:中国的管理科学必须提高水平[N];经理日报;2007年

3 虞祖尧;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邹东涛;管理科学 兴国之道[N];学习时报;2003年

5 杨凯;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徐绪松 吴强 马莉莉;管理科学前沿问题研究[N];光明日报;2005年

7 魏民;推动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本报驻京记者 洪鸿;中国管理科学进入成熟期[N];经理日报;2005年

9 邹东涛;管理科学 兴国之道[N];学习时报;2003年

10 姜培峰;“从历史看管理”演绎管理科学精华顶峰团队领跑巨量市场[N];中国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岳洪江;基于科学计量的管理科学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何超;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李毅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哲学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健;组织智能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邢文祥;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主干理论的演进[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邱燕;基于相似可拓方法的管理实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3 施杨;面向复杂性的组织系统涌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曲园;中国创建学习型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5 江河海;主导多维整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张露丹;管理哲学的关系论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震海;中国管理理论(TCM)的可视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屈新珂;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教育管理的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程小琴;知识作业心理疲劳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2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562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